五彩斑斕的花叢、翠綠開闊的草坪、精致典雅的座椅……最近天氣驟冷,錫城街頭卻增添了一抹“亮色”。有著18年歷史的中山路鐘樓小游園煥然一新,成為家門口又一處日常休閑的場所,讓市民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廂里享受“公園20分鐘效應”。
走進位于中山路與學前東路路口附近的鐘樓小游園,一大片粉黛亂子草悄然盛放,隨風搖曳,不少途經市民駐足觀賞、拍照打卡,定格這限定版粉色浪漫。不遠處,醉蝶花、大花百日草、超級海棠開得正艷,營造出層次豐富、色彩多樣的綠化景觀。穿過花叢,一組“愛心樹”景觀小品映入眼簾,一群阿姨在這里跳舞,孩子們在一旁嬉戲玩耍。“太驚艷了,市中心居然隱藏著這么浪漫的‘打卡地’,在建筑林立的老城廂里格外珍貴。”市民吳阿姨在“愛心樹”前不禁跳上一支舞,讓家人用手機拍視頻記錄下來,直言“在這里拍照是‘神仙機位’”。
初建于2006年的鐘樓小游園是老城廂里少有的“口袋公園”,占地2300平方米,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文化承載了濃縮城市特色、講述文化故事的功能。原先,游園內的植物層次結構失調,沿街空間郁閉,功能單一,很多人把這里當成了停車場。如何讓“老空間”煥發(fā)“新活力”?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心通過一番“加減乘除”,對鐘樓小游園進行了全面提升。
“老城區(qū)寸土寸金,綠地率有限,我們通過以舊換新把原有空間完全打開,讓老百姓愿意走進來。”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園林技術科科長譚淑燕介紹,此次游園改造充分運用“加法”,增設了多個入口,提高了游園的可達性。游園內增設了景觀照明、休閑座椅、直飲水等配套設施,提升周邊居民全天候游園的體驗感。結合中山路鐘樓背景,綠化部門還設置了“愛心樹”等多組打卡小品,形成網紅取景點。
綠化景觀的提升是鐘樓小游園改造的一大亮點。游園內一棵粗壯的青檀樹得以保留,這是老城廂里唯一一棵青檀,目前樹葉半黃半綠,預計半個月后將迎來滿樹金黃的深秋美景。綠化部門還通過做“減法”,去除長勢不佳的大樹,以及遮擋視線、影響通行的灌木和地被,打開游園沿街綠地界面。本次改造將游園原有密閉的綠地空間改造為舒朗通透的大草坪,通過旋渦狀藝術地景的形式,打造開放多元的城市共享綠地。
“美容”后的鐘樓小游園以粉色為主基調,輔以其他開花地被,“增色添藤”效果倍加,這就是改造中的“乘法”。由于游園建設年限較長,存在鋪裝破損、噴泉水池廢棄、廊架老舊等功能及安全上的隱患,綠化部門應用“除法”逐一排除,同步配備了無障礙設計,實現游園景觀、功能雙提升。(晚報記者 蔡佳/文、攝)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