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錫兩會的時間越來越近,江南晚報“百姓提案”欄目的信箱涌入不少百姓金點子。無錫市民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觀察與親身體驗中汲取靈感,針對老年人就餐便利、交通出行優(yōu)化等民生話題,紛紛貢獻出了自己的想法。
更好促進老年人就餐便利
“15元就能吃上五菜一湯,其中兩葷三素,還另加一盒酸奶,飯香菜鮮吃得蠻飽”,家住瑜憬灣小區(qū)的蘇先生在西園里社區(qū)的助餐飯?zhí)贸陨狭艘活D70歲以上的老人特惠餐,現燒現賣的熱乎菜讓他幸福感滿滿,飯和湯不夠還能免費添加,但讓他苦惱的是自己小區(qū)里沒有助餐食堂,要吃上這一頓得跑不少路。“小區(qū)日益老齡化,對于老年助餐食堂,我們小區(qū)業(yè)主呼聲很高”,他希望街道和社區(qū)能夠傾聽居民需求,為更多的老人打造助餐食堂。
市民金先生則關注到助餐補貼的問題。金先生今年已經88歲了,他的戶口在梁溪區(qū),現在人卻住在經開區(qū),由于各個區(qū)關于助餐補貼的標準不同,且有戶籍所在地才能享受的限制,導致他現在雖然滿足了條件,卻仍享受不到應有的補貼,“由于工作變動、子女照顧等因素,我們期盼助餐補貼政策能夠更加人性化,實現以人頭為單位而非地域劃分的精準發(fā)放,確保每位符合條件的個體都能直接且切實地享受到這份政策帶來的實惠與便利。”金先生說。
加快居住環(huán)境立法
整潔、美觀與和諧直接關系到每一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不少市民就營造更加宜居、宜人的居住環(huán)境積極建言獻策。家住惠山區(qū)的市民江女士因為小區(qū)高空拋物問題不堪其擾。江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3樓,正好有個小平臺,本是挺好的晾曬之地,但不斷有高空拋物,自己打掃都來不及。有時是小零食、衛(wèi)生紙等垃圾,有時還會出現玻璃瓶、打火機等危險品,安全隱患不小。“高空拋物不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嚴重破壞了社區(qū)環(huán)境,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江女士建議,政府部門修訂相關法律法規(guī),將高空拋物行為納入治安管理處罰范圍,對情節(jié)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物業(yè)公司在高空拋物治理中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其加強日常巡查和監(jiān)控,及時制止和報告高空拋物行為。市民崔女士則深受小區(qū)流浪狗的困擾,常常因為不牽繩的狗的叫喚和沖撞而受到驚嚇。“希望徹底整治小區(qū)遛狗不牽繩、狗便不清理等問題,營造一個更加安全、整潔、和諧的居住環(huán)境。”
改善城市 非機動車道建設
市民文聿月則把目光投向了出行中的問題。“當人們在享受著車輪帶來的生活便捷的時候,‘堵城’的煩惱也隨之而來!”文聿月注意到,當前,很多人開始懷念綠色環(huán)保出行,自行車又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這幾年無錫新的“騎車一族”隊伍發(fā)展也相當快,他建議,重視城市非機動車道建設,提高騎行舒適安全體驗感。文聿月觀察到,當前無錫既有道路的非機動車道還存在幾個問題:有些道路受制于當時的條件,非機動車道修得比較窄,高峰時期擁擠不堪;有的非機動車道路面鋪設的是人行道磚,騎行舒適感明顯較差,導致非機動車騎行者往往選擇走機動車道;有的非機動車道到了路口就成了“斷頭路”,非機動車只能匯入機動車道,造成安全隱患。他建議,新的一年里能重視對已有非機動車道的改善建設,讓騎車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提升騎行者的舒適體驗感。
。ㄍ韴笥浾 陳鈺潔)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