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無錫出汛,長達5個月的汛期謝幕退場。這5個月以來,從來勢洶洶的“梅姑娘”,到接連穿城的兩個臺風……無錫經歷了多輪“大考”。那么,今年的汛期究竟是個啥脾氣?昨天,市防汛辦對它進行了“數據畫像”。
今年汛期(5月1日到9月30日),全市主要出現(xiàn)4輪強降雨過程,面平均降雨量962.7毫米,較往年增多36.46%;從各板塊來看,宜興的“收雨量”最大,達1028.2毫米;各氣象水文站中,宜興深溪岕站點雨量最大,達1290.5毫米。
“描述”汛期,繞不開“梅姑娘”和臺風。
今年“梅姑娘”可謂“戰(zhàn)斗力強”,來勢洶洶——今年梅雨期為6月19日到7月16日,歷時27天,較常年平均多1.7天,其間先后給全市帶來了3輪強降雨過程,全市面平均梅雨量443.6毫米,較多年平均梅雨量(252.0毫米)偏多76%,位居今年全省各地級市梅雨量的“榜首”。其中,7月10日到13日全市累計面雨量171.1毫米,宜興橫山水庫上游的橫澗、橋亭、橫山水庫3個站點6小時雨量(6時到12時)超過特大暴雨量級(200毫米),特別是橫山水庫國家水文站最大6小時雨量達210毫米,創(chuàng)歷史極值。
再說臺風。9月15日到20日,今年第13號臺風“貝碧嘉”、第14號臺風“普拉桑”接踵而至,先后橫穿我市。臺風影響期間,全市面雨量歷史排位第7(最大173.3毫米,1990年8月31日),其中,9月16日下午,全市面平均雨量136.3毫米,6小時雨量214.5毫米,超過特大暴雨量級,犢山閘站(239.0毫米)、無錫站(229.0毫米)2個站點日雨量歷史排名第一;兩個臺風影響期間,全市21個站點出現(xiàn)11級以上陣風,其中,受臺風“貝碧嘉”影響,1個站出現(xiàn)13級風(太湖仙島,40.6米/秒),創(chuàng)無錫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
受強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今年汛期,全市河湖庫多次超警超汛限,其中,京杭大運河超警3次,最高達4.96米,超保證水位;太湖發(fā)生2次編號洪水;長江高潮位超警11天。
水利部門在梅雨季、臺風到來前后,采取預降水位、搶潮排水、區(qū)域聯(lián)合調度等措施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合理調控河湖庫水位。其中,僅梅雨季和兩輪臺風影響前后,全市累計排水約10億立方米,相當于60多個蠡湖的蓄水量。值得一提的是,橫山水庫在梅雨期開閘泄洪3次,最大泄洪流量166立方米/秒,超過了歷史最大泄洪流量(2021年臺風“煙花”期間的154立方米/秒)。
。▌⒕ 實習生 董建廣)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