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百尺溇路一棵法國梧桐樹下,有間9平方米的24小時公益書屋,3個月來,書屋里的1000本書籍從未丟過一本。書屋主人瞿青卿,40歲,蕭山人,大學學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后做過家紡外貿,擺過地攤,在聞堰開過家居店,也辦過健身房。24小時公益書屋是她去年和隔壁“樹下”雜貨店一起租的,書屋叫“六圈”,分別取自瞿青卿和好友張莉孩子的小名。
張莉是醫(yī)生,工作忙,盡管雜貨店和書屋是瞿青卿出資,但兩人都喜歡閱讀,平時一起管理書屋。
“去年10月,我把雜貨店和書屋店鋪租下來,兩家店雖然在一起,但裝修時沒辦法打通,因為我們都喜歡看書,當時就決定把9平方米店鋪開成書屋!
今年1月,六圈書屋對外24小時開放,里面有大約1000本書籍。
“我比較喜歡哲學類,孫莉喜歡文科類,這些書都是我們從上海舊貨市場一本本淘回來的,偏人文社科,還有小部分是別人捐贈的!
書屋無人看管,全天開放,3個月來卻沒丟失過一本書。
“很多來雜貨店的寶媽會帶孩子到書屋看一看,坐一會兒。我們更希望大人帶著孩子進來,下雨天大家也可以進來,一邊看書一邊避雨。
“我們裝了監(jiān)控,其實從來不看,我覺得哪怕有人把書拿走,能看書也是一件好事!宾那嗲湫χf,她最近在讀《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和《中國文學史》。
有一次,張莉在醫(yī)院的同事說,下了晚班回家,夜深人靜時走過書屋,經?吹揭晃80多歲的老人在里面讀書,在醫(yī)院忙碌一天的緊張神經,也會放松很多。
“書屋旁的社區(qū)有位阿姨,很愛看書,有一次她走進書屋告訴我,之前都要去很遠的地方借書,這次帶了身份證,希望能借三本書,后來她借走了一本關于外星人的書,還有《靈與肉的剖白》和《夢溪筆談選讀》,最近阿姨又借走了《瓦爾登湖》,已經讀了4天了。”
瞿青卿說,小小的9平方米書屋,盡管沒有收益,但收獲滿滿。
“我以前比較愛自由,經常旅行,隨心所欲,雜貨店也是很晚才開門,但自從有了書屋,都會盡量早點來,因為總有人等著我,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