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上,嬴政親炙全羊,供眾人品嘗。李斯獲悉樊於期現(xiàn)已率軍攻占魏地垣城、蒲陽,便猜測魏王無需多日,將會派人前來秦國求和。蒙家兄弟皆言多要幾座城池,否則難立國威,但是對于嬴政來說,區(qū)區(qū)幾座城池根本看不上,唯有東出統(tǒng)一天下,方可達成夙愿。
姚賈入府與呂不韋談論嫪毐,暗示此獠目下已經(jīng)成勢,若不奪其權(quán)力,恐怕大秦都將毀在他手,至于秦王政如何以政平亂,只能另當別論。數(shù)日過后,華陽太后占卜出華陽君羋宸此番前往楚國出師不利,就連李斯也有性命之憂。
嬴政欲提親政之事,便在李斯的安排下,以王室家宴為由邀華陽太后前來,皆時應由宗室大臣提及。宴會上,宗室在趙姬面前夸贊嬴政,趙姬為嬴政的成長感到高興,同意給嬴政加冠,但又說得問問嬴政的仲父呂不韋。
嫪毐宴請賓客,席間魏嫣向嫪毐敬酒,并將自己的珍珠頭飾贈予嫪毐,趙姬醋意大發(fā)。王綰向呂不韋匯報嫪毐封侯慶宴之事,呂不韋痛恨魏國首鼠兩端,命樊於期即刻伐魏。
趙姬讓魏嫣離秦,嬴虞送別。秦將樊於期率軍攻下魏國垣城、蒲陽,魏國再遣魏霑為使向秦國求和,呂不韋提出魏國須獻十城予秦的議和條件,嬴政則提出“魏字秦化”等條件,魏霑左右為難。
魏國密使魏宏趁機鼓動嫪毐替魏國解圍,魏國與嫪毐徹底勾結(jié)。趙姬在朝堂上接納了魏國的五座城池賜給嫪毐作為封邑,并命嫪毐代自己參政。
楚王熊完崩逝,華陽太后讓陽泉君請命出使楚國吊唁。趙姬派李斯與陽泉君一同使楚。楚國邊關(guān)檢驗文書后,陽泉君邀李斯同車而行。華陽太后占卜到陽泉君與李斯赴楚之行的兇險,急忙告知嬴政,嬴政向蒙恬秘密交代了幾句。
楚令尹春申君宴請陽泉君與李斯,李斯無意間聽到李園欲謀害春申君的消息。姚賈向呂不韋提議盡快讓嬴政加冠親政以穩(wěn)定秦國朝綱,呂不韋則提出若依《呂氏春秋》治國便支持嬴政親政。
第二日,趙姬宣呂不韋進宮,向呂不韋提及嬴政加冠親政之事,趙姬說自己就這么一個兒子,引嫪毐不快。呂不韋表面答應,內(nèi)心卻五味雜陳。
眾人參加騎獵大會,卻不曾想獵場上突現(xiàn)野馬,嬴政想馴服頁碼,卻不曾想被野馬甩落在地,但王弟成蟜卻馴服了野馬,大王連連叫彩,并賞賜美酒十壇,糧草十車。此事引起了呂不韋的注意。韓霓得知成蟜降服野馬,催促他將野馬獻給嬴政,成蟜不從氣急前往華陽太后寢宮。
呂不韋與鄭義密謀,欲阻止嬴政親政。呂不韋找準趙姬太后的弱點,想從中作梗.
樊於期得知呂不韋與嬴政同意上將軍出征,瞅著有些眼饞,本打算自薦隨同,奈何呂不韋直接回絕,坦言需他留在身邊幫忙,樊於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軍出征。
回城后,百姓們議論紛紛,嬴政不知百姓們議論何事,于是派樊於期前往打聽。呂不韋好像早就了然于胸一般,讓姚賈大人來府上敘事。
呂不韋也知道了,趙偃一上位就罷免了廉頗的官職。封一個小人為丞相。但是呂不韋認為現(xiàn)在不是攻打趙國的好機會。
郭開來見趙偃,郭開親自為趙偃整理衣裳。趙偃告訴郭開,朝中對他的奏折很多,但是郭開認為這些人已經(jīng)老了。郭開認為廉頗雖然被免了代相的職位,但是他還是上將軍,手握重兵。郭開借機說廉頗的壞話,想奪了廉頗的兵權(quán)。在趙偃面前說盡讒言。想要謀害廉頗。
趙偃下詔令讓廉頗回鄉(xiāng)養(yǎng)老,自己的兵馬歸樂乘。廉頗氣急敗壞拿著鞭子就開始打樂乘,還罵他是小人。樂乘本來就燕國來的降將,被廉頗當眾辱罵毆打,也再也沒有顏面留在趙國,便離開了。有人勸廉頗打回邯鄲重立新王,可是如此一來趙國才是真的內(nèi)憂外患。
趙國沒有廉頗的容身之地,無奈,廉頗只能離開。廉頗的部下想跟隨廉頗,可是他們是趙國的兵,不能離開。郭開聽說廉頗一個人離開趙國,很是高興。但是樂乘不知所蹤,卿秦上表請辭。趙國一下子就失去了三位大將軍。但是郭開卻絲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