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報訊(記者 陳曦)過去的歷史書大多是涵蓋整個時代、分期清晰的作品,換句話說,是非常靜止的歷史。《興亡的世界史》日文版共21卷,中文版首輯推出9卷。這套聚焦于興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歷史學者撰寫,在“世界”和“歷史”兩個方面刷新著我們的認知。這里有教科書中不會記載的世界和時代,也能看到非歷史學家眼中的歷史,正是由于這樣的安排,讓這套書成為一部“動態(tài)的世界史”。它以帝國為錨點,橫向連接各個地區(qū),構建出全球歷史的四維圖景。在此意義上,它是一部很新、很有野心的世界史。
在首輯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講述世界從蒙古時代開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奧斯曼帝國史則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蘭世界如何實現(xiàn)長期安定,石澤良昭筆下的東南亞仿佛一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森安孝夫眼中的安史之亂也成為整個歐亞大陸的轉折點,等等。這些不同的歷史視野,融入一個共同的文明系譜,成為人類能夠安心共享的知識體系。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從希臘東征,用10年時間經過現(xiàn)在的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最后到達印度,建立了空前絕后的大帝國。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因熱病而去世,享年32歲。亞歷山大大帝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其存在足以與一個擁有復雜構造和發(fā)展過程的帝國相匹敵。他為什么在短時間內建成了大帝國?為什么在他死后其帝國立即四分五裂?古代羅馬愷撒和初代皇帝奧古斯由于對英雄的憧憬而神化了亞歷山大,后世又該如何看待亞歷山大及其帝國?《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嘗試要做的正是展示這一問答的過程。
《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介紹了羅馬帝國時期的地中海世界,從亞述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等,尋求帝國的原像,進而介紹意大利霸主時期的羅馬、與迦太基的漫長戰(zhàn)爭,展示羅馬人的信仰和生活狀態(tài),以及公元3世紀以后羅馬的混亂和不安,展現(xiàn)羅馬帝國作為包含整個地中海地區(qū)的世界帝國的位置。
《絲綢之路與唐帝國》嘗試考察距今三千年到五千年左右的前近代歐亞大陸世界史的主角,游牧騎馬民族之動向,并且努力探討絲綢之路這條大動脈,從大局上來把握唐帝國的本質。本書的敘述主線有三條:與絲綢之路的歷史表里一體的粟特人的東方發(fā)展史;唐朝的建國史與唐朝建國前后突厥的動向;由安史之亂而帶來的唐朝的變貌以及回鶻的活動。
《蒙古帝國與其漫長的后世》顛覆了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史敘述,以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的興衰為主線索,詳細描述了蒙古帝國以及各個汗國在歐亞大陸的展開,宏觀地回顧13世紀和14世紀的蒙古帝國及其時代,探討蒙古興起對歐亞大陸乃至世界歷史的影響。在作者看來,蒙古是理解世界史的重要支點:蒙古時代是世界游牧文明史的高峰,開啟了通往近代史的門扉,使整個世界連為一體。
《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是奧斯曼帝國的通史作品,從尚處部落時期一直介紹到其一戰(zhàn)后解體。其中可見穆罕默德二世、蘇萊曼一世等卓越君主的征戰(zhàn)開拓,由大宰相和職業(yè)官僚達成的長期安定統(tǒng)治,以伊斯坦布爾為中心成熟的奧斯曼文化,展示出多文明多宗教共存的帝國歷史圖卷。
《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fā)現(xiàn)》以吳哥王朝為重點,介紹東南亞歷史。首章整體介紹東南亞的歷史發(fā)展及各種文明,之后以吳哥窟及碑文為中心,介紹古代柬埔寨的建筑、美術、政治、宗教、社會、經濟生活等。此外,作者在最后關注到東南亞與日本的關系,以及東南亞未來的發(fā)展。畢生研究吳哥碑文的作者,依據(jù)新的史料,還原吳哥文明的興衰真相。
《近代歐洲的霸權》為歐洲近代史作品,但不同于鋪陳各國歷史,書中從整體著眼,分章節(jié)討論大航海時代、宗教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及其產生的民主國家、產業(yè)文明帶來的近代化、兩次大戰(zhàn)后失去霸權的歐洲再次聯(lián)合等,給人以全球史的視野。
《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為羅曼諾夫王朝的通史,詳細介紹了俄國三百年的歷史,其中可以看到諸位沙皇及宮廷巨大的權力斗爭,亦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物像。此外,本書還從社會史的角度,描述了戰(zhàn)爭、殖民、信仰沖突等多民族的生活狀態(tài)。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钒颜麄“世界”視為研究主體,透過幾家東印度公司的興亡,詳細描述這些公司在亞洲各地的活動概況,對當?shù)匾约罢麄亞洲或世界的歷史動向產生怎樣的沖擊、影響,進而以“亞洲之海”的新視角描繪出全新的二百年歐亞大陸的整體史,探尋整個世界在17、18世紀之間的變化。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