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南通發(fā)布
作者:張堅
多年以后,談論起世界杯歷史上的最佳進球,我們依然會記得迭戈·馬拉多納連過5人打垮整條英格蘭防線的那個遙遠的下午。1986年,墨西哥,26歲的馬拉多納在這個夏天完成了他一生最偉大的夢想:奪取世界杯,擊敗所有人。
馬拉多納被譽為20世紀足壇最佳球員之一,在多數(shù)球迷看來,這個“之一”是可以去掉的。畢竟,貝利更像一個遠古的傳說,而馬拉多納,則是透過電視鏡頭向全球觀眾展現(xiàn)了他的天才。
馬拉多納的巨星形象,源自他將自己的高光時刻放在了世界杯這個最盛大的舞臺上。中國觀眾是從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開始認識這個1.65米的南美青年的。身披衛(wèi)冕冠軍阿根廷隊10號球衣的小馬,在他的世界杯初體驗中,獲得的不僅是頭兩粒進球和一張彰顯個性的紅牌,更用他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盤帶和射門,讓許多中國球迷看到,足球,原來是可以這樣踢的。
4年后,就是那個墨西哥之夏,馬拉多納在一名球員最好的年齡段完成了一生的巔峰之作。對英格蘭的四分之一決賽,他在下半場秀出了“上帝之手”和“一打五”,靠兩次神跡帶走比賽。
上帝之手
1V5
半決賽對陣比利時,給人印象至深的是一張照片定格的名場面:馬拉多納帶球前行,對面6名“紅魔”如臨大敵,排成鐵桶陣擋住去路。擋不住的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氣,馬拉多納再次攻入兩球將球隊帶進決賽。
六名紅魔戰(zhàn)老馬
單論世界杯榮譽,馬拉多納算不上最出色的。1986年貢獻5粒進球、5次助攻率隊奪冠后,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屈居亞軍。但看過他場上神奇演出的球迷相信,他是極少數(shù)可以憑一己之力帶動一支球隊前行的人。1994年的美國世界杯是馬拉多納的落幕時刻,當時受困于種種場內外負面影響的他已經(jīng)接近退役,在預選賽與澳大利亞的生死戰(zhàn)被召回后,讓我們可以近乎奢侈地看到老馬的第四次世界杯之旅。
美國世界杯經(jīng)典一幕——老馬怒吼
在這里可以閃現(xiàn)一下我們一群人身影:陳永進、王全立和我,作為江海晚報記者和特約評論員,在吳盈吳指導的麾下組成了美國世界杯評論“鐵三角”。我們無法去到美利堅現(xiàn)場,只能在西寺路10號的電視機前目睹偶像的黃昏。當馬拉多納被查出服用禁藥、被逐出世界杯賽場時,看到屏幕上哭得像個34歲孩子的老馬,我們知道,作為球員這個人的生涯已經(jīng)終結。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個人。”這位從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走出的矮個少年,用他逆襲成為一代球王的故事,讓無數(shù)平凡的人們相信,這個世界存在奇跡。馬拉多納從來都不是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他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驚人的成就,這恰好契合了上世紀80年代個體價值回歸的時代趨勢。他用另一種方式的“上帝之手”,推開了逆轉人生之門。馬拉多納所激發(fā)的不僅是一代人對足球的熱愛,更有對改變命運的沖動。老實說,老馬退役之后,人生最后的20年其實常常面臨窘境,他也從來就不是人生楷模。但是,他的生命與足球無法分割,也許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摯愛,成就了他一生的輝煌。
不管怎么說,馬拉多納活躍在綠茵場的那段日子,與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高度重合。有時,那些數(shù)十年前的足壇舊事,已經(jīng)融入我們的生命里。在這個難以預料的2020年,科比的遁空而逝,讓那些擁抱過籃球夢想的80后、90后男孩們失去了心中的英雄;老馬的心臟驟停,讓從50后到70后的中老年朋友猝不及防,仿佛在這個早晨面臨了集體的青春散場。
永別了,馬拉多納!在得知球王離世的消息后,在他曾效力的那不勒斯,人們將球場燈光點亮,為老馬指引回家的路。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也會永遠懷想這個與足球同在的老男孩。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