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www.yw1515.com/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中秋節(jié)如何過?只是吃月餅、看月亮嗎?那你完全落伍了,現(xiàn)在流行像古人一樣過中秋,吃月餅、賞月、觀潮、燃燈、吟詩、寄相思,就連偷瓜偷菜都是習俗。穿越回去,與蘇軾一起過中秋,看看宋人是如何過中秋的。
中秋節(jié)真正開始盛行是在宋代,這跟北宋政府在東京舉行的科舉考試有關。宋代的科舉考試三年一次,恰好也是在八月舉行。于是,佳節(jié)和桂冠結合在一起,就把應試高中者稱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就進行隆重慶賀!端问·太宗紀》中說:“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從此,中秋節(jié)開始作為正式的節(jié)日,最先在東京盛行,接著風靡全國。
宋代的街市,在中秋節(jié)的前幾天,就已彌漫著濃厚的過節(jié)氣氛。商店販賣新酒,重新布置門前的彩樓。水果鋪子堆滿新鮮佳果,夜市之熱鬧一年中少見。夜市人馬雜沓,即使是住在陋巷里的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饌,準備歡度中秋。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開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如此看來,蘇軾這首詞肯定是他玩了一個晚上才有的成果了。
宋代中秋節(jié)是通宵歡慶的,這一天人們不會因為天色已晚而熄燈入眠!稏|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每逢這天,北宋都城開封的許多顯貴和豪門,在自家的樓臺亭榭中賞月,琴瑟清雅,至曉不絕。普通市民則爭先占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月光照著開封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婦女們拜過月亮之后,拿著小刀鄭重地切月餅……
宋代的月餅制作更加精致。蘇軾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那時制作的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來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jié)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
不過宋人過中秋,月餅并不是必需品,很多人家都不會刻意準備月餅作為當晚的佐餐之物。比起月餅來,飲酒倒是更為普遍。因為在當時條件下,制作月餅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大難事。一來制作月餅的工序較為復雜,一般人家難以做到。二來月餅所需材料不是每家每戶都能置辦齊全的。酒水就不一樣了,村鎮(zhèn)、街坊大都有酒肆,而且,中秋時節(jié)正是新酒上市的時期。中秋之夜,富人酌酒高歌,窮人也置衣買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
除了拜月、賞月、宴飲外,宋代還有各種民俗活動。如江浙地區(qū)的觀潮、摸秋求子等習俗。中秋之時,月圓之夜,正是錢塘江大潮涌動之時,當?shù)鼐陀辛伺绷曀。蘇軾曾寫過一首《中秋夜看潮》,描寫了觀潮人數(shù)眾多,及潮水洶涌之氣勢:“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在中秋節(jié)當夜,女子到別人家的田地里偷瓜和豆子,放到床上伴睡一夜,第二天煮熟吃掉,據(jù)說就可以懷孕。這就是江浙地區(qū)當時頗為流行的“摸秋求子”習俗。
中秋夜放水燈也是宋代百姓歡慶中秋的習俗之一。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寫道,“此夕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shù)十萬盞,浮滿水面,爛如繁星,有足觀者;蛑^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中秋放水燈在宋代人眼里主要目的是為了迎接潮神生日的到來,其意或是以此取媚于潮神,請求潮神不要給人們帶來災難。而從《夢粱錄》等書記載來看,這種習俗不僅在沿江、沿海地區(qū)有,就是在內陸地區(qū)也都存在。
由此看來,大宋花樣繁多的中秋過法,的確讓人神往。而賞月、品月餅、吃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足見其影響之深、之遠。
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www.yw1515.com/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