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www.yw1515.com/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中國江蘇網(wǎng)12月28日南京訊 南京江寧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助力消費,確保元旦春節(jié)期間“我們的節(jié)日”活動精彩紛呈,文旅市場平穩(wěn)有序,全區(qū)組織了區(qū)內(nèi)重點景區(qū)景點、相關旅游平臺及各街道、各版塊,共同謀劃,推出了元旦春節(jié)期間系列文旅活動。
需求引導,引領消費彰顯新活力
發(fā)放江寧旅游民宿消費券,整合區(qū)域內(nèi)相應資源,設計34款江寧旅游民宿產(chǎn)品,給予消費補貼。整合串聯(lián)全區(qū)12家收費景區(qū)點,首發(fā)“江寧旅游聯(lián)卡”。針對寒假研學游、親子游消費需求,推出“冬日限定?暖學修心”產(chǎn)品線路。
冰雪冬季,文體活動體驗新升級
整合各板塊冬季特色旅游項目,打造冰雪主題組合產(chǎn)品,推出“暖冬游”產(chǎn)品線路。江蘇園博園于2022年12月17日—2023年2月28日舉辦“冰紛·園博園”冰雪嘉年華活動。湯山溫泉度假區(qū)將在龍尚民宿村舉辦“龍尚龍響節(jié)元旦跨年活動”。
線上線下,創(chuàng)新模式聚焦新熱點
百家湖1912街區(qū)計劃開展繽紛跨年夜、奇妙市集、露營咖啡快閃等活動。銀杏湖樂園將凸顯兔元素,應景開展民俗文化互動體驗。開展線上直播推介,以園博園、牛首山、黃龍峴為核心,開展3場線上直播活動,推介冬季旅游產(chǎn)品;利用抖音平臺,面向長三角地區(qū)開展3場線上直播活動,推介江寧旅游聯(lián)卡。
品味年俗,非遺傳統(tǒng)孕育新商機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qū)將以多種形式開展“南京新民俗、牛首新年俗”主題活動。旅游產(chǎn)業(yè)集團將在錢家渡、云水澗、愛之谷等地開展鄉(xiāng)村年俗體驗活動。區(qū)文旅局將聯(lián)合金陵水鄉(xiāng)錢家渡,開展第三屆“跟著非遺大師過大年”系列活動,在“非遺熱”“民俗熱”中激活假日文旅消費市場。
文明新春,志愿服務溫暖新江寧
區(qū)文明辦將組織開展主題志愿服務,在江寧街道朱門社區(qū)舉辦2023年“三下鄉(xiāng)”首場集中服務暨全民閱讀活動,聯(lián)合各單位開展“樂童”暖冬、“銀齡”有愛、“健康”增福等活動。區(qū)文聯(lián)將開展文藝主題活動,以多樣形式走進江寧美麗鄉(xiāng)村,讓群眾感受文藝文化濃厚氛圍。
今年雙節(jié)期間,南京江寧將開發(fā)群眾喜聞樂見的迎新春、慶佳節(jié)、展民俗、享歡樂節(jié)慶等相關活動,讓游客近距離感受江寧地方民俗文化,在活動中品年味、賞年俗、尋鄉(xiāng)愁。
這里有十朝都會,有詩和遠方……江寧的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厚,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留下的無數(shù)詩篇成為江寧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作為歷代文人墨客的行吟歌詠之地,江寧風雅綿延至今,跟著古詩游江寧一同感受江寧的詩情畫意。
《天印樵歌》
方山
[明] 史謹
夾路青山擁翠螺,每聞樵唱隔煙蘿。
暗驚鶴夢穿云杪,細答松聲出澗阿。
幾度半酣扶扙聽,有時一曲傍林過。
晚來馳擔長松下,復和巖前叩角歌。
一條秦淮河蜿蜒流經(jīng)江寧科學園,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天印樵歌”就出于此處,這里就是歷史上曾文人墨客商賈云集的江寧方山。
清晨,迎著初升的太陽,漫步在方山,有清風送爽。方山雖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從四周的河谷平原望去,山崖壁立,頂部如削,方方整整好似天外之物,故又名天印山。
江寧方山是傳說中南京第一個被人工改造過的山,秦始皇鑿山通淮泄王氣,晉宋時人就認為是在這兒。從三千年前泰伯、仲雍奔吳,兩千年前秦始皇鎮(zhèn)金陵王氣,到六朝繁華舊事,方山是追蹤半部金陵史的文脈之地。
《九日隨家人游東山》
東山
[宋]王安石
暑往詎幾時,涼歸亦云暫。
相隨東山樂,及此身無憾。
聊回清池柂,更伏荒城檻。
采采黃金花,持杯為君泛。
江寧東山原名土山,傳說當年小秦王趕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時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東山得名自中國古代東晉時期著名宰相謝安的典故“東山再起”。
東山是塊具有強大磁場的磁鐵,歷史上吸引著諸多文人士大夫的心。行走在東山,什么也不說,你便覺得有一股強大的歷史感在籠罩著你,金戈鐵馬的江湖夢,夢里依稀是淝水之戰(zhàn)時謝安飲酒手談時的淡定場景?粗咸系那鼗春铀,你會被當年壯闊的歷史所震撼,江河風吹起,又有多少“東山再起”的故事從這里開始。
《春望牛首》
牛首山
[明]朱元璋
遙岑峙立勢蒼然,春聽鶯啼景物鮮。
疊嶂倚天江月外,三山映帶石城邊。
牛首山因山頂突出的雙峰相對峙恰似牛頭雙角而得名,自然風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譽,現(xiàn)有宮、塔、寺、岳飛抗金故壘、摩崖石刻、弘覺寺塔、鄭和文化園等歷史人文景點。山以文傳,文因山著。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帝王將相皆流連于牛首山林之間,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周郎橋》
馬場山
[清]王士禎
暮雨丹陽路, 蕭蕭送客裝。
斷橋連廢壘, 遺跡感周郎。
姓氏傳江夏, 山川繞建康。
名流江表盡, 佇立野蒼茫。
馬場山相傳是三國時期東吳周瑜養(yǎng)馬之地,至今還留有“周郎橋”、“吳帥墩”、“姊妹橋”等歷史遺跡!榜R場山”源于漢末東吳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相傳是東吳大都督周瑜挑選的一處牧馬放養(yǎng)訓練之地,馬場山故而得名。周瑜曾盛贊此地:“此乃天然之養(yǎng),風水寶地也!敝皇乔О倌赀^去,當年的金戈鐵馬已不復見。
《秣陵關》
秣陵杏花村
[清]吳敬梓
箯輿芳徑草痕斑,明庶風來滲客顏。
一帶江城新雨后,杏花深處秣陵關。
秣陵曾為秦代始設郡縣最早的縣邑之一,秦漢以后一直是江南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國時孫權才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說。清代文學家吳敬梓曾用“一帶江城新雨后,杏花深處秣陵關”描繪秣陵的美景,秣陵杏花村便是得名于此。
如今的秣陵杏花村是一個富有農(nóng)趣特色的農(nóng)家樂園,這里既有小橋流水的甜美,也有魚蝦戲水的意境,更有親躬農(nóng)耕的樂趣,現(xiàn)代氣息與田園風光相映成趣,具有獨特的魅力。
《攤破浣溪沙》
南唐
[南唐]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這首浣溪沙是李璟生前所作,其死后葬于江寧風景秀麗的祖堂山南麓。李璟及其皇后鐘氏的合葬陵居西,稱為順陵,建于公元961年。其父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東,稱為欽陵,建于公元943年。
南唐二陵因年代久遠,地面建筑早已不存。從遠處縱觀群山,形如一條巨龍,祖堂山為龍首,二陵正位于龍口位置。相傳二陵是由南唐大臣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繼承了隋唐以來陵墓建筑的基本特點,布局規(guī)矩,結構嚴謹,并保存有精細的石雕和彩畫,對研究唐宋時期的建筑、帝王陵寢制度、藝術都有重要價值。
《洪武大石碑歌》
陽山碑材
[清]袁枚
大書功德告祖宗,壓倒唐漢驚羲農(nóng)。
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
陽山碑材位列“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壯觀之景,世間罕見。碑材由碑額、碑身和碑座三個部分組成。如將三塊碑石疊將起來,總高度78米,重達3萬多噸,令人嘆為觀止。難怪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驚嘆:“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
古楊柳村
楊柳湖邊楊柳村,林中燕雀戀黃昏。
云霞跌落青山外,牧笛輕飛古宅門。
亭下緗荷愁日暮,窗前煙柳浴新痕。
水鄉(xiāng)自古硯池地,秀色千千動客魂。
湯山?礦坑公園秋
拾得余暇不遠游,但聞曠野醉金秋。
千千粉黛飛緋色,朵朵閑云過帝州。
劍壁凌空征雁去,奇峰腳下御泉流。
山回路轉(zhuǎn)勢無定,水木清華盡眼收。
徐家院?若谷
虛懷若谷徐家院,春夏秋冬蝶夢縈。
紅掌池中搖柳影,輕舟側(cè)畔過流嚶。
門含遠黛山無色,雪落西湖水有聲。
小瓦珠樓飛雅韻,一蓑煙雨一川晴。
銀杏湖
隆冬時節(jié)雪霏霏,雪霽春蘇紫燕歸。
皓月青峰長作伴,湖光山色共余暉。
傾城暮靄飛絲雨,一夜東風染翠微。
銀杏淡妝添雅韻,翩翩衣袂滿芳菲。
黃龍峴
粉墻黛瓦白云中,游客回橋妒意濃。
竹繞青山生翠幔,鳥啼空谷去華容。
氤氳湖水澤千古,沁著茶香掩歲重。
雨霽黃龍騰九闕,風光四季覓幽蹤。
秣陵杏花村
秣陵問道杏花村,雨霽風光動客身。
梅立枝頭爭秀色,月懸柳后怯清晨。
紫薇暗蓄生發(fā)意,碧水公然盜彩云。
文友相邀尋未見,落英時令更憐春。
大塘人家
白墻黛瓦竹籬笆,一夜輕風遍草花。
畫舫橫波楊柳岸,六朝入夢大塘家。
臨軒喜鵲枝頭鬧,對壑松虬石徑斜。
不問寸泓賒月色,云階放眼盡清華。
方山定林寺
定林名剎傳千古,斜塔方山四海知。
報曉紅梅春至早,穿云暮鼓意歸遲。
石龍池水藏飛鏡,九曲殘陽渡玉枝。
祈愿人間無惡歲,菩提不語解愁眉。
橫溪?溪田
霧籠煙陳蘇皖邊,得閑雨霽下溪田。
一泓碧水平山色,半壁銀芽香滿天。
游江寧園博園
青山四合碧成圍,
今古相偕景入微。
滿眼風光真絕勝,
十三城里一時歸。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1200年前,詩人李白在南京江寧青龍山留下墨跡,如今,青龍山連綿依舊,山下古老佘村與江寧無數(shù)美麗鄉(xiāng)村正展新顏……
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www.yw1515.com/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