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歡迎你/www.yw1515.com/新江南網榮譽出品 |
口述:王昇 整理:記者 陶潔
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海底總動員》,特別喜歡里面小丑魚的萌趣形象。第一次見到斐濟珊瑚的艷麗色彩,我就被深深迷住了。珊瑚有很多種類,它們的顏色真美呀,那種鮮活和未知感尤其令人著迷,興趣使我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去了解和陪伴它們,直到我自己造出一個又一個美麗夢幻的“海缸”小世界。
珊瑚的世界多姿多彩,如今珊瑚礁巖缸又稱“海缸”,成了我的造夢實驗場。我為它們喂食,為它們造景,為它們尋找美麗的小魚來陪伴,這份興趣讓我在短短幾年內成了資深玩家,我的每一個“海缸”都成了夢幻代名詞。
為顏值吸引,“下海”5年成珊瑚玩家
從小就養(yǎng)過金魚缸的我,2018年起決定開始養(yǎng)珊瑚。對于我的這個選擇,父母一直關注和支持著我,對水族感興趣的朋友們也經常來看來交流,它們管我叫“精致?lián)?rdquo;。
為什么這么說呢?“下海”對我來說,其實并非偶然,是我多年來經驗積累后的新挑戰(zhàn)。我知道很多美麗的小魚,比如很多種的小丑魚、神仙魚、金吊魚以及很多種類的海星、海葵。它們或熒光閃閃,或奢華耀眼,或如曼妙的彩色叢林,有些難以描述,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電影《阿凡達》里的未來場景或是外星世界里的幻象。當然,它們都是真實而鮮活的,因為它們一直在生長,一直在悄悄變化,帶著“迷之微笑”。
每一個龐大復雜而又精微的“海缸”都是逐漸積累和完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工程,從配制和檢測海水,到布設最挑剔的珊瑚燈光源,再到四季溫度控制、復雜的人工造浪、缸體消毒,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精細對待,我對之傾注了無限的熱情。海缸里的珊瑚和魚類,來自世界各地,一些精美、稀有的品種主要來自澳洲、印尼等的深海海域。對于海缸玩家來說,除了追求高飽和色彩、高顏值外,存活、繁殖的難易也是要考慮的,既要多品類,又要有稀有元素,如此才能打造一片帶著自己審美品味的海洋小世界。
極致呵護,“品種控”自研珊瑚經
我為它們拍攝記錄成長的點滴,好多自媒體上發(fā)表的海缸視頻作品,都成了“爆款”。對于這個結果,我并不覺得意外,因為我的作品確實夠水準。珊瑚本身夠美,夠精靈可愛,夠奇奇怪怪,所以適合它們棲身的小海洋也要夠舒適夠精致,如此才不負打造心中的這份夢境。
海水是海缸的主體,除了水族箱里日常運行的諸多裝備,含鹽度精確在1.026的海水也是人造的,每周都需要換水,水里不能含有對珊瑚、魚類有害的重金屬等物質。純凈水+海水鹽是最佳選擇。這個純凈水就是我自己建了一套全自動凈水裝置,再精確計量使用海水鹽的數量科學勾兌的。怎么換水也很講究,每次換一定比例,每天都檢測水質。
接著是選擇和搭配珊瑚,根據它們的大小、色彩分布等進行排列組合。有的珊瑚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它們對應的環(huán)境需求不一樣;從小苗階段開始養(yǎng)殖,逐漸培養(yǎng)、分裂繁殖,再分撥到礁石的不同“海拔”不同角落,為它們加上基座,再找到看起來最適合它們生存以及最好看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游走,水中搖曳的鮮活“草皮”逐漸形成連片的豐茂草原,各色“花朵”開滿了山崗,理想一點一點成為可觸摸的現(xiàn)實。
日常養(yǎng)殖中,小心切分珊瑚的骨骼來達到分裂繁殖,要做好標記再進行切分。外觀接近多肉的“氣泡”珊瑚,我都是自己切的。還有海靈芝一樣的紐扣類珊瑚,有的個頭比較大,分裂時可以在地上摔打一下,再將它們碎裂的組織分好塊,分別放到培養(yǎng)缸中,期間需要科學地換水、消毒等步驟。
戴上“海缸”鏡的王昇。
心懷浪漫,等待下一場美麗夢境
在匆忙的生活中,試著放慢自己的腳步,讓等待變成一種心態(tài),一種習慣,只有坦蕩如水時,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尋尋覓覓,我慶幸找到了我最喜歡的事。
今年是我養(yǎng)珊瑚的第5年,我把人工珊瑚養(yǎng)到第3代了。從入門級的珊瑚“皮革”、“紐扣”、“紅血晶腦”以及針葉類軟體珊瑚開始,由簡入繁,等著它們伸出觸手,等著它們逐浪擺動,在清澈的水中歡欣起舞。
玩“海缸”,我覺得越來越有趣,越來越有成就感。有時我喜歡馬卡龍色系的萌趣組合,有時喜歡熱烈奔放的絢麗油畫效果,有時會起心動念構思一片中國青綠山水“遠山長、曉山青”的別致素雅畫風,一樣樣做,一樣樣嘗試,玩轉百變美學風格。
一路摸索,一路收獲,每個海缸都有自己的海缸日記。所有的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驚艷都是極致呵護的結果。珊瑚種類很多,已知的可以養(yǎng)殖的種類就有大幾百種,有很多名字就極富想象力:火柴頭、混沌紐扣、暮光之眼、莫霍特人、地獄葵、金邊綠芯、大型紅單包……塑造海缸的這個過程和做花園有點類似,先要有一個整體規(guī)劃的設想,再選擇活石、海柳等塑造空間感的物件。此外,心里也要能承受部分美麗的珊瑚“損耗”較大的現(xiàn)實,它們從世界的各個角落而來,再到達你的手中,順應新的環(huán)境,這個存活較久的概率可能只有一半。當然,部分了解較多、適應能力較強的珊瑚品種,已經可以做到百分百存活。
眼前這個稀有的“公主葵”色彩極其艷麗,日常拍攝時,鏡頭前需要戴上特殊的濾鏡,否則會偏色,那種柔美至極的紫色或者粉色,仙氣飄飄,如夢似幻,讓你不自覺地想到豆蔻年華、風花雪月這樣美好的詞匯。而相對“硬核”的是硬骨珊瑚,需要持證養(yǎng)殖,屬于“發(fā)燒級”的珊瑚品類,它們的來源、養(yǎng)殖過程都要經過備案,養(yǎng)殖難度也相對更高、更精細。
十多年來,我始終懷著對孩子的愛和希望,不拋棄、不放棄,其間的艱辛外人難以想象。所幸,我的付出有好的結果。 [詳情]
2022-06-22 13:12:54 來源:江南晚報
我是Peter Arthur Stanleigh,中文名叫“唐磊”,來自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倫多。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那一年9月,我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來到無錫。之后,我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無錫姑娘胡凌寒。2003年,墜入愛河的我成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無錫“洋女婿”,正式定居無錫。 [詳情]
2022-10-28 10:38:12 來源:江南晚報
我1995年出生在無錫一個小鎮(zhèn)上,高中畢業(yè)后我選擇海外留學,學的是金融專業(yè)。學成歸來,我回到家鄉(xiāng)無錫扎根鄉(xiāng)村,帶領一群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運用科技力量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帶動當地傳統(tǒng)農業(yè)煥發(fā)新活力,在家鄉(xiāng)無錫沃土上奏響我的青春之歌。 [詳情]
2022-10-19 10:11:27 來源:江南晚報
鷹擊長空,翱翔千里,我從來沒想到,一個農家子弟能飛上藍天,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的空中戰(zhàn)隊成員之一。70年前,我加入了抗美援朝的空中隊列,在藍天上和敵人空中拼刺刀。 [詳情]
2022-08-01 09:41:31 來源:江南晚報
我的創(chuàng)業(yè)初始地并不是無錫。我是一個廚師,1999年去了常州,靠一輛三輪車,踩出了人生第一家小店“好德火鍋”。但因為水土不服,很快就虧本了。有一天,一個食客看著愁眉苦臉的我說,你為什么不去無錫開店呢?那里的環(huán)境要更好些,你或許能賺錢。 [詳情]
2022-06-29 10:54:13 來源:江南晚報
新江南網歡迎你/www.yw1515.com/新江南網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