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過去了,五福兒童園的同學,還能不能再見一面?》報道后續(xù)
8月24日,橙柿直通車應83歲朱奶奶的要求,幫其尋找74年前五福兒童園的同學。第三天記者再次找到兩位同學,一位是80歲的汪奶奶,一位是81歲的宋爺爺,目前五福兒童園同學已聚齊4位。
汪奶奶笑起來兩只眼睛像彎月,聲音輕柔清晰,聽力記憶力都很好。宋爺爺樂觀開朗,常常發(fā)出爽朗笑聲。
他們都是1952年進的五福兒童園。汪奶奶說,院子里有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樹,每當秋天核桃成熟掉落地上,同學們會把核桃撿起來交給老師,院子右側有個廚房,有位師傅負責燒飯和打上下課鈴。
宋爺爺說,院子里還有旗桿,每周都要升國旗,有四五間教室一間禮堂,廚房師傅姓鮑,50多歲。
在兩位老人的記憶里,他們有四位老師,徐校長兼任美術老師,陳老師教音樂,班主任張老師,還有一位小張老師,學校課程有語文、數(shù)學、音樂、體育,只有一年級到四年級,五、六年級要到高小去,四年后,汪奶奶去了鳳山門小學,宋爺爺去了鳳凰山小學。
宋爺爺說,每天早操后,老師會講英雄事跡、革命故事、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故事,這些故事對他影響很大,老師們都很認真,這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汪奶奶說,當年她在課文里看到老禿山志愿軍的事跡,非常感動,給老禿山志愿軍寫了一封信,還收到了部隊文書的回信,信里說前線志愿軍多么勇敢,鼓勵她好好讀書。她把回信交給老師,老師早操后還給同學們念了。
他們的班主任張老師,母親去世早,張老師承擔著培養(yǎng)弟弟妹妹的責任,一直未嫁。那個年代通信極不發(fā)達,分開更多時候意味著杳無音訊,可是60多年后,他們聯(lián)系上了長期獨居的張老師,經常去看望。
有一次,張老師病在床上,下不了床,門都開不了。宋爺爺說,當時心里很難受,兩個人決定幫張老師找一家福利院。
宋爺爺朋友幫忙開來一輛車,他們帶著張老師前后看了四五家福利院,最后選擇了和睦路那家,在原杭州熱水瓶廠那里。張老師在福利院住了七八年后去世,活到90多歲。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