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綠地交付給大家使用后,獲得了一致好評,現(xiàn)在一到周末,經常能看到周邊家長帶著孩子來搭帳篷、放風箏。”過去,江陰市周莊鎮(zhèn)雞龍山村龍都新村三期安置房西側與自然村趙家弄交界處有一塊空地,因閑置不用導致亂墾亂種現(xiàn)象嚴重,最近,經由村委改造,3500平方米小微綠地呈現(xiàn)眼前,村民徐先生感慨,“成了我們村里的‘阿勒泰’,大家的‘幸福地’。”
從周莊鎮(zhèn)黨政辦指揮協(xié)調科了解到,像這樣“空地”變成“幸福地”的例子在周莊還有很多。“農村建設過程中總會遺留下一些空地,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管理漸漸形成‘衛(wèi)生死角’,如何因地制宜用好空地?及時呼應群眾需求,周莊各個村莊進行了特色化的整合。”指揮協(xié)調科負責人介紹,一片片“空地”改造完成的背后,也折射出一個個村莊的“精微”之心。
“沒想到建議這么快就落地了!”村民徐先生告訴記者,早前,3500平方米“空地”種上了各種蔬菜,部分區(qū)域雜草叢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向“市長在線·民聲留言板”進行了反映。接到交辦的“關于建議對龍都新村三期西側空地清理整頓的問題”線索后,雞龍山村村委立即趕到現(xiàn)場查看,并制定了整治計劃,對該地實施青苗補償,并進行土地平整后,種植草皮和苗木,改造成小微綠地。
同樣擁有了本村“阿勒泰”的還有金灣村。金灣村文化空間附近的一塊空地上綠樹成蔭,此處樹叢枝繁葉茂,極易隱藏垃圾,村民紛紛建議改造為休閑綠地。金灣村及時響應群眾需求,隨即打造了升級版“小而美”微空間,不僅修整了樹木,把裸土變成了綠化帶,還增設了健康步道和休閑桌椅,滿足了附近群眾的“躺坪”需求。
從“垃圾場”到“停車場”,閑置空地的整改已成為實篤篤的惠民工程。長壽村長壽二村小區(qū)的居民向片區(qū)網(wǎng)格員反映,小區(qū)里的空地由于環(huán)境臟亂差,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長壽村村委問需于民,經由清理垃圾、土地硬化后,最終變身為一個寬敞明亮的停車場。“不僅解決了停車難題,還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質量。”對于這樣的改變,長壽二村的居民們紛紛點贊。(唐蕓蕓)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www.yw1515.com www.xjnnet.net,www.yw1515.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