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冬三九”,這也意味著,氣候將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jié)。這個時候,人身體的各項機能也面臨著嚴峻考驗。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馬拉松運動醫(yī)學研究所康復治療師葉凌霄指出,春秋和夏季時,由于溫度相對較高,人體全身及局部的溫度和血液循環(huán)較好,因此更容易適應激烈運動,運動損傷的風險也相對較低。而冬季氣溫低,人體肌肉溫度和體溫均未達到最佳狀態(tài),如果不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損傷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人在冬季熱身時容易陷入誤區(qū)。“一個常見的誤區(qū)是熱身時間過短,未能達到激活全身肌肉和關節(jié)的效果。另一個誤區(qū)則是在熱身過程中急于求成,參與了過度激烈的動作,反而導致受傷!比~凌霄說。對于運動要求不那么高的人群,葉凌霄建議至少要保證15分鐘的熱身時間,讓全身的體溫逐漸升高,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同時增強肌肉關節(jié)力量,提高代謝反應及神經傳導速度。而對于運動員或平時訓練水平較高的人,則推薦至少進行30-45分鐘的熱身,以確保身體完全進入運動狀態(tài)。
在進行冬季熱身時,還有兩個關鍵點需要特別注意。首先是循序漸進,由低到高逐步增加強度。這樣可以避免身體突然承受過大的負荷,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其次是全面性,要確保全身的每一處關節(jié)和肌肉都得到激活,每個關節(jié)的活動度都得到充分的打開。
例如,可以通過轉動頭頸部、活動肩肘腕、髖膝踝全身各個關節(jié)部位的方式,打開關節(jié)活動度與身體靈活度;另外適當進行直臂繞肩、側弓步走、跨步拉伸跳、側滑步、直腿跳躍、后弓步轉體、登山跑、踢腿側擺、小步快跑和手腳交替碰觸跳、開合跳、高抬腿跑、后踢腿跑等動作,激活全身肌肉。
對于確診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冬季熱身更要格外小心。這類人群應在門診醫(yī)生的指導下,開具特定的運動處方再進行運動。而對于只是普通感覺自己心肺功能不太跟得上的人來說,可以將自己的心率維持在50%-60%的最大心率范圍內進行熱身。最大心率可以通過用220減去年齡來估算。這樣既可以達到熱身的效果,又不會對身體造成過大的負擔。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的熱身是否到位呢?葉凌霄給出了幾個簡單的判斷標準。首先,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心率是否達到適宜范圍,即是否在最大心率的50%-60%來判斷。其次,可以檢查各個關節(jié)是否活動自如,不受限制。最后,可以嘗試用力收縮肌肉,看看是否能夠順利使上勁。如果以上三個方面都符合要求,那么說明熱身已經基本到位,可以開始進行正式的運動。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