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的玫瑰,金黃的郁金香,肉嘟嘟的草莓,圓滾滾的桃子……最近,在滬郊金山衛(wèi)鎮(zhèn)衛(wèi)通村,濮記方糕制作工坊里,一枕枕方糕經過熱氣的蒸騰源源不斷出爐,精美的外觀、香甜的味道、軟糯的口感,讓買過嘗過的食客贊不絕口。
在這座上下兩層樓,總面積約六百多平方米的方糕制作工坊里,平均每天有200多枕方糕售往各地,旺季時期每天銷量能達到700多枕。在金山衛(wèi)地區(qū),濮記方糕名氣越來越響。最近,隨著三八婦女節(jié)的來臨,濮記方糕創(chuàng)始人濮春紅又開發(fā)出了“玫瑰糕”“女神駕到糕”“郁金香糕”等多個特色品類,受到新老客戶的歡迎。
方糕一直是金山地區(qū)的特色美食,隨著地域的不同以及時代的變化,雖然方糕的名字千變萬化,但其美好的寓意卻從未改變。對于濮春紅來說,方糕更是承載著兒時的記憶和美好。
從小時候起,濮春紅就跟著家里的長輩們一起做方糕。“那時候叫‘印子糕’,是年節(jié)時候必須吃的美食。過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就聚在一起做方糕。我們家也是這樣,有的親戚帶來米,有的帶來豆沙,在灶頭上燒,在廂房里晾,很熱鬧。”
她介紹,那時候做方糕的模具是自己家手工打造的,豆沙、糯米也都來自地里的食材,保留了最新鮮質樸的味道。濮春紅將這種對食材追求本真的習慣保留到現(xiàn)在。譬如,青綠色的艾草糕是用晾曬過的艾草磨粉后調色調味,紫色的糕點是用紫薯作為原料,黃色的則用南瓜作原料……
“烤著吃,炸著吃,大家可以解鎖方糕的不同吃法。”濮春紅笑著說。
其實,濮春紅原是金山某旅行社的負責人,開始做方糕完全出于偶然。一開始,她只是在微信朋友圈曬出自己的作品,沒想到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隨著“口碑”越做越響,她做的方糕、粽子等各類本地美食,逐漸打開了市場。
過程中,她不斷調整創(chuàng)新,方糕的品類也從最開始的傳統(tǒng)豆沙,發(fā)展到如今的棗泥、奶酪、南瓜、板栗、草莓、燕麥、咸蛋黃、鮮肉、艾草等幾十個品種。
目前,濮春紅正籌劃創(chuàng)建“濮記美食”品牌,將方糕制作工坊打造成一個集展覽、體驗、銷售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體驗站,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