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大運河上,即將新添兩座人行橋,有望成為新的地標。
大城北要多一座“江南竹傘”橋
拱墅區(qū)康橋單元電廠河人行橋工程,近日完成施工招標,即將開建。這座以“江南竹傘”為靈感的人行橋,不僅可以貫通運河東岸景觀帶,還會成為大運河畔兼具實用與美學價值的一個全新地標。
項目位于康橋街道京杭大運河與電廠河交叉口東側,溝通運河東岸南北景觀帶。
其中,南側的運河東岸景觀帶(朱家壩路-電廠河)已建成開放。北側的景觀帶(電廠河-康橋路)一期計劃本月底完工。
這座人行橋建成后,能方便周邊居民穿行于兩側景觀帶,滿足大家休閑娛樂的需求。
作為實現運河東岸從石祥路至臨平界全線貫通的核心節(jié)點,考慮到橋梁與場地的融合,電廠河人行橋采用結構高度較低的橋型方案,借鑒了“以竹作骨,以綢張面”的杭州竹傘設計思路。
橋梁通過橫、豎向鋼管連接,縱橫交錯的桁架桿,結合輕薄的橋面體系,將傳統(tǒng)的木構拱橋嵌入江南竹傘的輕巧骨架。整座橋猶如從岸線自然生長而出,既傳承拱橋古典神韻,又展現出現代建筑的輕盈與通透。
該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全面貫通,增強北岸康澤苑、康盛苑、保利·潮和閱江臺軒等居住區(qū)與南岸配套設施的互動連接,同時也串聯起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城北少兒公園兩個在建地標,以及在建商品房小區(qū)綠城汀岸印月軒。
“我們天天盼著這橋早點建好,以后電廠河南北連通,散個步能一直從北岸走到南岸,路線更長、風景也更豐富。”家住北岸康澤苑小區(qū)的莫女士期待地說,“以后晚飯后遛彎再也不用來回繞遠了!從家門口可以直達對岸公園和綠道,安全又方便。”
小河公園人行橋亮燈了
同樣是大運河上的人行橋,近日,小河公園人行橋亮起彩燈,進入最后的景觀調試階段。該人行橋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開放。
小河公園跨運河人行橋位于京杭運河、西塘河、余杭塘河的交匯處,東西橫跨京杭大運河。建成后連接京杭大運河西側的小河公園和東側的青莎公園,橋梁結構由主橋主梁及分叉梁、西岸平臺梁和東岸梯道梁組成,主橋平面呈“Y”形,總跨度154.2米。
今后,住在錦昌文華苑的居民不用再繞行登云橋,直接通過人行橋即可到達小河公園,步行時間由半小時縮短至5分鐘。
開業(yè)近3年,由工業(yè)遺存小河油庫變身而來的小河公園,已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建設的重點文化標桿項目,更是具有國際影響力、城市名片效應的文化地標。
公園投入使用以來,日均客流量在3000到5000之間。不少游客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后專門趕來拍照打卡。
目前小河公園的二期正在開發(fā),隨著小河公園跨運河人行橋年底開通,打通了周邊區(qū)域的最后一個“堵點”。未來,居住在麗水路沿線新樓盤里的年輕群體來公園會更加方便。
市民游客如果從大兜路沿著運河走過來,逛完小河公園后,可以沿著運河濱水綠道一路走到拱宸橋邊,形成運河邊一條亮麗的城市景觀帶。
你在艮山西路上堵過車嗎?
城市更新不僅體現在新建項目上,也體現在對原本的城市痛點進行提升改造。
近日有市民表示,自從環(huán)城北路地下隧道以及錢塘快速路開通后,艮山西路秋石高架的擁堵情況就越發(fā)嚴重起來,甚至會一直堵到機場路高架。
“艮山西路(機場路-皋塘橋段)建設年代比較早,也一直沒有擴建,現在已經無法消化錢塘快速路、杭州東站、秋石高架路等帶來的巨大車流,所以經常陷入擁堵,想知道有關部門有沒有正在規(guī)劃中的解決方案。”市民劉先生在政務網上提出了問題。
“艮山西路現在真的太堵了!眲⑾壬f,他早上7點25分從下沙出發(fā),走錢塘快速路轉艮山西路,結果在艮秋立交下堵了20分鐘,足足3.1公里都是紅色的。
“我從七堡去城西,出了新塘路隧道要先變道右轉上艮山西路,再變道左側下環(huán)城北路隧道,這3公里左右的路,就是每天的痛點!弊⌒绿谅犯浇溺娕恳蚕M奚轿髀诽嵘脑煲幌,“幾乎每天堵,13.5公里的通勤路,要開1小時!
對此,杭州市建委表示,艮山西路(艮秋立交-彭埠互通)段為上世紀90年代建成,目前已經了解現狀情況,對于此段的提升,正在做方案研究。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