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體驗館、拾光照相館、鯨語星球……乍一聽這些名字,是不是像一個大型未來科技展?其實這是一場與助殘有關的活動。
昨天下午,濱江區(qū)第九個全國殘疾預防日活動在浦沿街道舉行。今年活動的主題為“預防傷害致殘·共創(chuàng)健康生活”。
活動在民樂合奏《宋韻千年》悠揚的樂曲聲中拉開帷幕。
現場,杭州紫云實驗學校、杭州賓康醫(yī)院、浦沿街道社會事務辦公室、浦沿街道社會發(fā)展基金會、東冠集團有限公司、濱江區(qū)源動力公益事業(yè)社會服務中心的代表作為聯盟單位共同上臺,攜手發(fā)表《以愛為光,照亮同行之路》宣言,宣告向陽聚力助殘共同體正式成立。
據悉,該共同體將集聚多方力量,建立以“醫(yī)—!纭蟆取睘樘厣逆湕l式助殘志愿服務體系,為殘疾人的就業(yè)、康復、教育等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為了讓殘疾人在濱江區(qū)安居無憂,當天,“織光同心”“輕體計劃”“暖光到家”三大助殘項目正式啟動。其中,“織光同心”是專為聽障群體“織光無聲”服務的志愿者團隊;“輕體計劃”將在日后為臥癱肢體殘疾人體檢,并為有需求的殘疾人進行減重管理;“暖光到家”則關注精神障礙殘疾人,由專業(yè)人士上門一對一走訪。
活動現場,浙江康復醫(yī)療中心主管康復治療師楊越圍繞市民朋友關心的殘疾預防、康復知識以及常見病預防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從她的娓娓道來中,參與的居民群眾了解了殘疾預防的重要性以及預防的有效方法。
“通過這次互動,我了解了很多新知識,傷害是導致殘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傷害是可預防的。我們在不同場景中都需要注意,希望多辦這種活動,因為現在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一方面的內容!逼盅亟值廊A悅灣社區(qū)居民說。
當天,一位特殊的創(chuàng)業(yè)者講述了她得到社會關心而后回饋社會的暖心故事。
徐文娥是一位聽力一級殘疾的70后,小時候的一場疾病讓她的聽力嚴重受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浙江大學小美合作社項目,并在此后通過不懈的耕耘與努力,成為桐鄉(xiāng)一品綠家庭農場的農場主。在她的百畝農場里,泥土的厚重、青草的清新、野花的淡香交織出蓬勃的生命力,如徐文娥那樣茁壯成長。喝水不忘挖井人,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徐文娥將她曾經得到的愛心助力回饋社會,除了向慈善公益組織輸送當季蔬菜外,她的農場還為數名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幫助他們重塑自信。
活動最后,“浦潤同行”助殘品牌正式發(fā)布。未來,該品牌將通過更加精準化、專業(yè)化、社會化的服務模式,為殘疾人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支持。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