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反映站臺滯留的人變少了
每日商報訊 昨天,是杭州地鐵6號線、9號線、16號線同步啟動“高峰期增能”的首日。對于早高峰的乘客而言,這一提升究竟影響多大?他們是否切實體會到了什么不同?一大早,記者趕赴喬司南站早高峰現(xiàn)場,體驗調整升級后的杭州地鐵。
提及早高峰時段9號線的喬司南站,特別是前往觀音塘方向的地鐵,坐過它的人很難不印象深刻,“擁擠”是逃不過的話題。
常年在此坐地鐵的小周,有一肚子槽可吐,“上車的時候人和人貼得那叫一個緊,連從口袋里掏手機的空間都不會給你留半點,好多時候我都要覺得自己被擠得喘不過氣來! 杭州白領小林也有同樣的抱怨,“早高峰擠地鐵像是打仗,地面上又容易堵,每天通勤都覺得自己像罐頭里的咸魚!
來自杭州地鐵工作人員的說法也佐證了小周的說法。
記者從杭州地鐵行車管理工程師石敏蓮處了解到,喬司南站一天的客流量大多數(shù)時候集中在早晚高峰期,且早高峰時段的乘客主要搭乘前往觀音塘方向的地鐵,讓這里出現(xiàn)了形成“潮汐式”通勤洪流,“據(jù)我們的觀察和統(tǒng)計,在7點半到8點40分這個時間段里,喬司南站的客流最為密集。加上原本為三分三十秒的地鐵間隔,讓很多乘客搭地鐵時出現(xiàn)了一些不便!
面對這種情況,這次升級應運而生。
“我們通過持續(xù)的觀察和分析,發(fā)現(xiàn)這次升級的三條線路通勤特征明顯,而且客流量均較大,出于更好地服務乘客的角度出發(fā),杭州地鐵對這三條線路進行了高峰期增能,讓臨平、臨安以及富陽方向的乘客可以盡快到達主城區(qū)! 石敏蓮說。
早上7點41分,記者到達了喬司南站。
當記者站在站臺上時,已經(jīng)有不少乘客等候在了周圍。掛在候車區(qū)的屏幕,顯示著下一班車的信息:列車即將到站,下次列車剩余3分鐘。而隨著地鐵的到來,周邊的乘客熟練地涌入車廂,將地鐵擠得滿滿當當。在它離開后不久,又有一批新的乘客站滿了站臺。
“感覺今天車確實比之前來得快了一點。原本站臺上會有不少沒擠上車的人等下一班,今天我好像沒看見他們!睂O謙是搭乘這趟車次的熟手了。每天早上,他要從喬司南站出發(fā),經(jīng)過客運中心轉1號線,再坐10站到達鳳起路,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超過40分鐘。
記者大致統(tǒng)計了一下,從7點44分看到的第一班地鐵開始算,到8點10分為止,25分鐘里,共有9班車載著市民呼嘯而去,平均下來,大約3分鐘左右就有一班地鐵到達?紤]到在站臺還有開關門等作業(yè)時間,乘客實際等車時間確實不到三分鐘。
石敏蓮告訴記者,“雖然升級的3條線有著通勤路線的共性特征,但每條線的站點情況、分流情況都不同,所以在優(yōu)化方案上,我們采取了不同方案!
以9號線為例,調整后,列車在抵達終點站觀音塘站后,會以更快的速度返回至龍安站,壓縮了司機的折返時間,周轉效率也提高了。據(jù)測算,9號線(龍安站往觀音塘站方向)早高峰的小時里,能夠再騰出兩班車來提供服務,最大運能將由2.4萬人次增加至2.7萬人次,提升12%。
而在6號線上,杭州地鐵則是延長了高峰時段,加上增開的12列次,富陽段行車間隔由5分鐘加密至4分40秒。共線段行車間隔也將由3分30秒加密至3分10秒。
不過,石敏蓮也表示,由于列車在線路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受信號系統(tǒng)和列車的限制,行車間隔并不是可以無限壓縮的,“接下來,我們還將根據(jù)客流變化,持續(xù)優(yōu)化運營方案。具體還能提升多少,仍然需要統(tǒng)計分析后才能給出答案!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