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大傘綻放天地之間,紅白傘花絢麗無比?吹竭@一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降落傘工藝人員林汝領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大傘的護佑下飄然落地,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安全回家。至此,被譽為“生命之傘”的神舟大傘已護佑16艘飛船、29人次平安返回。
“神舟大傘面積1200平方米,全部展開后可以覆蓋3個籃球場,主要用于降低返回艙的速度,保證返回艙的穩(wěn)降姿態(tài)!绷秩觐I告訴記者,這頂護佑航天員安全回家的大傘,研制過程復雜而嚴謹,需要經(jīng)歷30多個制作工序、20個包裝工序、40多個裝配工序和10多個試驗環(huán)節(jié)等上百道流程。
甄選巨型降落傘的原材料,是林汝領這些“航天繡娘”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根據(jù)設計指標參數(shù)選用專門定制的強度高、質量輕的特紡材料。材料到位后,還要對其強度、伸長率、透氣量等進行試驗,確保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加工前,檢驗人員會在驗布裝置的光照下,一絲一線地查看材料外觀完好情況,對材料的表觀質量做進一步檢查。“我們的檢驗人員都練就出一雙‘火眼金睛’,任何瑕疵和毛病都別想逃出他們的法眼!绷秩觐I說。
通過層層把關后,原材料正式用于加工巨型降落傘。經(jīng)過工作人員的別出心“裁”,這些原材料被裁剪成大小、形狀不同的零件。
據(jù)林汝領介紹,對于綢布類材料,裁剪前要將其展開鋪平并靜置一段時間,去除材料自身應力,然后再按工藝樣板進行裁剪。裁剪時,工作人員會特別注意綢布絲線的走向,確保絲線方向與產(chǎn)品受力方向一致。對于繩帶類材料,工藝人員則會根據(jù)不同種類、規(guī)格,計算給出不同的加載力,讓材料自身應力得到釋放,從而有效保證裁剪產(chǎn)品的一致性。
巨型降落傘一般選用典型環(huán)帆傘傘形,具有可靠性高、抗撕裂能力強的優(yōu)點——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紅白相間的環(huán)和帆構成的傘衣。
“傘衣好比蓋房子時的‘重檐屋頂’,每一層環(huán)或帆都類似于斗榫結構相互交錯著!绷秩觐I說。
巨型降落傘環(huán)、帆傘衣合縫后,好比連成了線,但降落傘作為一個1200平方米的面,就需要借助徑向帶和緯向帶將拼縫好的環(huán)與帆組合起來。
“好比蓋房子時的四梁八柱,徑向帶是承擔傘衣徑向開傘張力的主要結構,緯向帶則承擔著傘衣的緯向開傘張力,保持充氣時的形狀!绷秩觐I說,加工好的徑向帶與緯向帶“徑緯”分明,可以確保降落傘的強度。
別看巨型降落傘是個龐然大物,體態(tài)卻十分輕盈,重量不到100公斤,收攏后裝進傘包內的體積不到200升,甚至可以塞進普通的家用冰箱內。
不過,軟軟的降落傘可不是隨意團起來就放進返回艙內,而是將傘衣、傘繩和連接吊帶等部件整齊有序地裝進傘包內,使之保持一定的幾何形狀。這就涉及一項聽起來簡單、技術含量卻很高的不可逆工作——包傘。
據(jù)林汝領介紹,正式包傘前先要晾傘,釋放材料內應力,清理多余物;然后疊傘衣、梳理傘繩、整理傘包、裝填降落傘、封包、稱重,最終將1200平方米的龐然大物變成一個體積只有200升的傘包,完成進傘艙前的最后工作。
隨著主傘進入組批研制模式,批抽檢空投試驗成了驗證每批次產(chǎn)品加工質量的最后“一考”。
“通過飛機空投的方式,模擬主傘實際工況,結合試驗測量各項數(shù)據(jù)綜合評估降落傘性能,以此證明同批次降落傘的加工質量是否滿足飛行任務要求!绷秩觐I說。
一卷卷綢布、一盤盤帶條、一軸軸線繩、一次次驗證,見證了巨型降落傘飛天前的“半生”淬煉。從材料檢驗、零件裁剪、傘衣拼縫、加強帶縫紉、傘繩安裝的加工過程,到晾傘、包傘、整裝和多次空投試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項工作都至關重要,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容有失。
“我們將繼續(xù)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神舟載人飛船降落傘的研制、試驗任務,為航天員織就安全回家路!绷秩觐I說。神舟大傘的“芳華”,只為護佑生命而綻放。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