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上海靜止的一個月。
疫情讓很多事情發(fā)生了變化,被限制的生活空間,被改變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家住上海松江區(qū)的楊青把鏡頭對準(zhǔn)了家人,記錄下來家人近一個月的日常。這些照片里,尤其突出的是楊青和家人在室內(nèi)的一些瞬間,他們在有限空間里的活動,使我們感到在疫情下,人們依舊努力擁抱生活的態(tài)度。
2022年4月4日,隔離居家鍛煉不能少,圖為我在握瓶跑。楊青 圖
2022年4月5日,我家窗外的風(fēng)景,遠方的樓上標(biāo)著“口罩還要帶”的字樣。楊青 圖
2022年4月5日,非常時期的小區(qū),空蕩蕩的。楊青 圖
在疫情變得緊張之前,楊青和她的父母剛搬入了上海松江九亭鎮(zhèn)的一個小區(qū)。按照習(xí)俗,楊青一家原本打算在搬入新家后祭拜祖先,而疫情使他們只能在家“云祭拜”。
2022年4月5日,清明節(jié),我的母親在云祭拜。楊青 圖
2022年4月5日,天臺上,我一個人在夕陽中練習(xí)。楊青 圖
2022年4月6日,樓下偶然路過的人。楊青 圖
相比疫情期間眾多的“做核酸”圖片,楊青對準(zhǔn)家人的視角顯得獨特。一開始,她也拍了許多做核酸的場景,但有一天,楊青發(fā)現(xiàn)母親正好在跟著ipad學(xué)跳舞。“媽媽在封控期有特別想做的事,不想把大把時間白白浪費了。”楊青母親的行為似乎觸動了她,“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拍拍身邊的人,一來是自己親近的人,二來自己也更有深切的體會。想想封控在家,我們自己能做什么?”
2022年4月6日,我的父親在核酸檢測現(xiàn)場。楊青 圖
2022年4月6日,在家的時候,我的父母自覺在做消殺,他們的動作像是在練功夫。楊青 圖
2022年4月6日,做核酸期間,我的父母在樓下看著自家陽臺的那片天。楊青 圖
2022年4月6日,做核酸檢測之前,“大白”要用手機錄入每個人的信息,“大白”有心做了個盒子,防止光線強烈引起掃不到二維碼。楊青 圖
2022年4月7日,疫情期間,食物更珍貴了,不能浪費一丟丟。楊青 圖
“我想珍惜在家里的時光。”楊青補充道。
2022年4月8日,工作之余的吉他練習(xí)。楊青 圖
2022年4月8日,N95口罩只在下樓做核酸的時候用,用完上來后,我們會把它洗了,然后通風(fēng)吹干。楊青 圖
2022年4月8日,我的母親在洗手,疫情期間,勤洗手成為家里第一牢記的事情。楊青 圖
2022年4月8日,在拖地前,我的母親在水里加了些消毒液。楊青 圖
2022年4月13日,我在做菜時把ipad放在邊上,邊看新聞發(fā)布會邊做菜。楊青 圖
一張照片里,楊青在灶臺上擱上一臺ipad,邊炒菜邊看新聞。“有時,我下廚房會開著ipad,邊燒菜邊追劇,但非常時期,關(guān)注的點不一樣,會更多關(guān)注一些疫情新聞多一些。”楊青說。這些照片許多都是用自拍的視角呈現(xiàn)的,她也想記錄下這些有著時間特征的元素。“通過這些新聞,在若干年后,我們會知道,那是一段特殊的‘日常’。”楊青說。
2022年4月23日,居家清潔從臉開始,要清洗干凈。楊青 圖
2022年4月23日,我的父親也和我一樣,做菜的時候不忘刷刷新聞。楊青 圖
2022年4月23日,在家練習(xí)民族舞蹈。楊青 圖
疫情突襲,生活像一面鏡子,對自己展開。“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楊青引用了莊子的這句話。看似無用的時刻往往會在人生中起到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在已知之外,眼前的一刻凝聚成了許多瞬間,放下浮躁,可以做的非常多。做飯,鍛煉,自拍,美容,祭拜,消毒,學(xué)習(xí),工作,練琴,寫字……你所期待的某一天,很快就會到來并且稍縱即逝。“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耐心細致,多一些人文關(guān)懷。希望我們每個人在非常時期都能安全、溫暖、祥和地度過。”楊青寫道。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