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農(nóng)歷十一月,冬天正式宣布駐扎人間,天越發(fā)的冷了。
下班回家路上, 準備去給女兒買她愛吃的冰糖葫蘆,顧不得暮色蒼涼,北風呼叫,繞路去了老南陽人都喜歡逛的美食聚集地——廣場南街。
穿過車水馬龍的街市,一邊詢問路邊營業(yè)的攤位老板,一邊尋找賣糖葫蘆的門店。平日里買冰糖葫蘆,總習慣去味道正宗的梅溪路老字號,這條街上也有賣糖葫蘆的老店,也是孩子們告訴我的。
買完打包轉(zhuǎn)身走人,發(fā)現(xiàn)原路返回的話更是人滿為患,一旦遇到堵塞,沒有半小時殺出不去。于是改變路線繼續(xù)向前走。在街口處準備右轉(zhuǎn)時,被擦身而過的一輛手推車吸引了。
推車的是位白發(fā)蒼蒼的阿姨,因為天冷戴著口罩看不出容貌,但從她利落的衣著和文雅的舉止看出,是個慈眉善目的老人。車上掛滿用縫紉機縫制的大小布包,色澤素雅,款式相似
看她吃力地在寒風中推車慢行,我忍不住尾隨其后。老家八十歲的老娘如果不經(jīng)常染頭發(fā),也會像這位阿姨一樣滿頭銀絲了吧?從小到大,我對這些家用縫紉機打造的物件實在是太親切了。如今看到她就像看到了我的媽媽!
老人聽到了我的呼喚,回過頭來為我一一做介紹,這些布包都是她親手裁剪縫制的,大的十元,小的五元。另外還有各種規(guī)格的帽子手套和鞋墊......
不能不說阿姨的手實在是太巧了。雖然這些布包都是一些碎邊角料拼湊而成,但是搭配上些荷葉花邊的點綴,一點也顯不出突兀,而且布包內(nèi)側(cè),按扣和內(nèi)袋等一應俱全。
天太冷我今天穿得有些薄,就匆匆地在這條布包架上挑選出一款手感很綿軟的小包來。阿姨貼心地幫我松開長長繩上打的結(jié),看我挎到身上,才把收款碼遞過來。看她低頭時那稀疏的白發(fā),解開結(jié)時顫抖的雙手,我的眼睛瞬間濕潤了。
其實這樣的布包我并不欠缺,以前去早市遇到這樣的攤位我總會挑選一兩個,回家送給朋友,并非不尊重她們的勞動,相反正是因為尊重所有的手藝人,欣賞她們打造的手工作品,才會遇上就買,出份微薄之力。
今天目的也一樣。適逢大雪節(jié)氣,天色驟變,朔風嘶叫,行走在路上,人的呼吸似乎都要凝固了。路人看似你來我往絡繹不絕,但他們行色匆匆,很少為此駐足停留。
這次花幾塊錢買的布包,充其量為阿姨今天的營業(yè)額增加那么一個零頭而已,不過即便是杯水車薪的支持,也能看出阿姨很開心。因為騎車離開時,聽到她在我身后,正跟一旁賣氣球的大姐談論著我買的包呢。
回到家里,特意讓放學回來的孩子幫我拍一張挎著小包的照片,仿佛從那位像媽媽一樣可親的阿姨那兒,帶回的并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個裝載好心情的錦囊。
你們覺得我買的布包漂亮嗎?其實真不是為了它好看才付錢,而是欣欣然的感覺——自己遞交出了一份溫暖。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