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里有了蔥蘢的叢林感。”這是陶立夏《不如我們重新開始》中的一句話。
我在清晨的陽臺上也有了一絲這樣的感覺。也就那些植物,卻總能給我新鮮感。這幾天,我的新寵是那盆玫紫色的三角梅。好幾根柔軟的枝條頂端,都停著兩三朵花。它們張著小嘴,好像要把陽光吃進去。明艷灼灼。另一盆不動聲色,花盆側面有兩句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條紋十二卷,綠色火焰一般。文竹,風姿綽約。……清晨的光景如此美妙。有一種詩意抵達內心。有青草的氣息,花的鮮妍,風的清冽,陽光的暖意……在空氣里慢慢調制,氤氳開來。普洱茶顏色深濃,陽光融進去,似一杯紅酒,晃動著金屬般的光澤。想起郁達夫《故都的秋》里幾句話:“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訓鴿的飛聲。…………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當然又是一種況味了。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卻又好似全身的感官都被調動起來,滋味濃得化不開。文字無法相提并論,感覺卻是相通的。對草木情深歡喜,被光陰打動內心。對,打動。我曾無數次地被一些東西打動,高遠的,細微的,不足為奇的。天空中的云卷云舒,一片葉子上精細的脈絡,花瓣邊緣一抹淡淡的紅暈……唯有打動,才能與之真正鏈接,如聞見人自性的芳香。一朵花與一杯茶的顏色,有沒有陽光落在上面是不一樣的。是陽光賦予了它們通透神奇的色澤,花醒了過來,茶活了起來。面包機里烤出來的全麥面包,散發(fā)著暖暖的麥香味。一些東西需要另一些東西才能被喚起,被激發(fā)。沉浸在其中,F在“沉浸式”一詞廣被應用,它的意思是:讓觀眾進入“忘我”的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場景中去,仿佛置身于其中。只是單純地做一件事,專心體驗。就如此刻,我體驗一棵樹投下的光影,葉子晶瑩的綠,三角梅嬌嫩的質地,紅茶的色澤,面包的香,窗外細碎的鳥聲,陽光曬在我背上的溫熱……安住當下,全然享受。不管等會陽光就要被前面的樓擋了去。小林漫畫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享受浪費的時間,那么你就不是在浪費時間。嘻嘻,甚得我心。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