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南陽古城城寨狀如梅花,故南陽老城墻被稱為“梅花寨”。梅城公園,得名于此。
梅城公園位于中州東路。一條溫涼河,將梅城公園分割為二,一邊是梅城遺韻區(qū),主要展現(xiàn)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一邊是曲藝健身區(qū),為人們提供一個幽靜休閑的好去處。
溫涼河,因冬溫夏爽,故稱溫涼河。昔日的污染內河,已舊貌換新顏,“涌碧波,接藍天,銜明月,起微山。長廊通古今,步道連水源。”這座城市因有了河,有了水,便有了靈氣。晴有中州神韻,雨則江南風采。
溫涼河兩岸,以四圣為主題,建了四座文化長廊,以智圣諸葛亮命名的亮亭,以醫(yī)圣張仲景命名的景亭,以科圣張衡命名的衡亭,以商圣范蠡命名的蠡亭,飛檐碧瓦,雕梁畫棟,楚辭漢賦,楹聯(lián)雋永,處處彰顯了南陽的人文底蘊。
沿著溫涼河兩岸的步道走走吧!看藍天映著碧水,看鳥兒水上盤旋,岸邊的石雕欄桿上,刻滿梅花主題的詩詞,吟誦一首,唇齒生香。一邊是垂柳依依,柔長的枝條,隨風搖曳,看得人眼里柔柔的,心里軟軟的。有水的地方就有垂柳,只有水沒有垂柳,會怎樣?仿佛美人秋水一樣的眸子少了睫毛,美麗的容顏少了長發(fā),也就沒了靈動和柔美。
一直走到明月橋,眼前更加豁然開朗,溫涼河在此匯入白河。你在明月橋上,憑欄遠眺,遠看白云蒼蒼,白水泱泱,近看舟行碧波,漁人垂釣。
陽光下的河面,浮光躍金,波光粼粼,像撒了滿河碎銀,有鳥在空中飛,白色的羽毛,身形矯健,閃電一般,不知道是海燕還是海鷗,我只認得麻雀和喜鵲。
高高的青磚寨墻,古樸自然,半墻地錦經了風霜,紅的好看,紅的葉映著青的墻,更顯秋色凝重。
寨墻上,一幅幅歷史事件、英雄人物,文化人物,向人們訴說著這個城市風云激蕩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的,這里是四圣的故鄉(xiāng),是馮友蘭、彭雪楓、二月河、周同賓的故鄉(xiāng),是千千萬萬南陽人的故鄉(xiāng),南陽,真的是人杰地靈,物華天寶。
如果你錯過了梅城的春天,錯過了那千梅競放的花海,錯過了綠意浩蕩的夏天,那么,就在深秋來吧!
深秋的梅城公園,樹樹皆秋色。有的樹,一輩子都不開花結果,只等霜華降臨,一夜之間,美艷逼人,紅的入眼入心,養(yǎng)老的小院里,一定要種一棵紅楓,只為霜降看紅葉,四季寂寥,有了這幾天的紅艷,值了!
你若來,我們站在樹下,自拍一個,照騙里,樹的秋色,映著人的秋容,楓葉火紅,人也不顯憔悴,是歲月饒了你我?是美顏太過強大!
銀杏舉著滿樹金黃色的小扇子,對著碧藍的天空扇呀扇,扇累了就隨風飄呀飄,飄到地上,落成一地金黃,黃的耀眼。
三角槭的葉子很美,像一個個小手掌。五彩斑斕,層次分明,落到地上,長椅上,就是一幅秋葉靜美的圖畫。
苦楝樹一天比一天簡潔利落,落成一幅狂草,金黃的樹葉鋪滿地面,金黃的果子掛滿枝頭,經冬不落,像人類,女兒嫁出去,兒子守著父母。
有一種樹,秋色比盛夏更有韻味,那就是秋色老梧桐,秋色絢爛,浩浩蕩蕩,樹上是黃黃綠綠的葉,樹下是梧葉落成堆,像一幅秋色斑斕的油畫。如果你坐在樹下的長椅上,那就入了畫呀,你會渴望一片梧葉落在肩頭。
垂絲海棠,葉子快要落盡,只剩滿樹的果子,我看到一粒果子少了一半,如果能去小鳥的肚腹里暢游一程,再落地發(fā)芽,那也是最好的歸宿。
公園漫步,我說菊花好香!一位大姐說,不是菊花香,是枇杷花香。我折一枝,細聞,果然是枇杷花的香味兒。
我一直以為深秋開花的果樹是誤記了時序,把秋當春,花開二度,沒想到枇杷樹就是在深秋開花。
楓香樹的葉子更美,只要見過一次,每年秋天,你都不忍辜負那一地落葉。忍不住抽一個秋日午后,約上好友,再去踩一踩,聽一聽那枯葉破碎的聲音,就像和秋天作個別,才肯收收心,奔赴那個凜然簡潔的冬季。
矮墻圈起來一個大沙坑,聚著幾個專注玩沙的孩子,和悠閑看娃的大人,陽光透過香樟樹葉投下斑駁的光影。四圣亭里,有歌聲和戲曲傳來,那聲音飄過溫涼河,沾了水汽,更加溫潤動聽,伴奏絲絲入扣,唱腔字正腔圓,是河南豫劇。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你來,可望秋水,可掃落葉,可采菊花,可擷紅豆,醉美深秋,我在梅城等你。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