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24日電(記者周琳、李海偉)在上海,很多市民用“宅”在家里、減少流動來阻擊病毒時,也有一群人仍在日夜奔波,在車輪上、云端,同心戰(zhàn)“疫”。
一個寫滿“出發(fā)”的朋友圈
又出發(fā)了,這是3月里不知道第幾次啟程。
23日上午8點多,接到指令后,上海市楊浦區(qū)大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39歲的駕駛員邱榮華,熟練地穿上二級防護服,開上面包車,帶上護士和采樣裝備,按照點位名單,依次送她們上門進行核酸采樣。
邱榮華的自拍。(受訪者供圖)
在完成一上午的采樣后,他馬不停蹄,又將樣本送到了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氐絾挝,對車輛進行嚴格消殺,再到指定地點脫下防護服,已經是下午2點。
邱榮華吃了點飯,又再次穿上防護服,開啟了下一輪的采樣旅程。24日凌晨,睡在單位的他忽然接到轉運的任務,他趕緊起來,根據指令將四位密接送到指定的隔離點。
24日上午9點半,一次新的采樣開始了。偶爾得空時,他還要完成學校等周邊環(huán)境消殺這些原來的本職工作——這樣24小時隨時待命和“連軸轉”,邱榮華已經持續(xù)了20多天。他的朋友圈中,一直重復著一張“大白”服照片和這樣簡單的文字:出發(fā),出發(fā)了,又出發(fā),“加油”……
迅速采買
得知自己常去的批發(fā)市場臨時被“封閉管理”了,望著手上“雪花片”一樣的訂單,上海市新徐匯菜籃子發(fā)展有限公司采購員徐進學有點“慌”了。
和同事們溝通了信息,簡單吃了兩口午飯后,21日中午,徐進學就開著貨車提前出發(fā)了。他要改去江楊批發(fā)市場,迅速進行采買。采購一直進行到了夜間10時,兩噸半100多個品種的蔬果裝滿了車。
徐進學正在卸貨。新華社記者 李海偉 攝
22日凌晨1時20分,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徐進學到達徐匯區(qū)復中菜市場,這是一個“菜籃子”的集散地。工作人員將蔬果卸了下來,按照不同套餐進行分揀。
凌晨4時,短暫休整后,徐進學和他的同事們又出發(fā)了,這次,他們分兩路,徐進學將蔬果運送到了部分企業(yè)、養(yǎng)老院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平價菜市場;同事則前往封控小區(qū),趕在吃飯前,將這些生活必需品,交給社區(qū)“大白”們手中。
云端,一枚二維碼的科技守“滬”
準備好村委本就有的“人口信息表”,輸入到程序里,點擊下一步,40秒就能運行生成一個核酸檢測的預約登記碼。這是上海市青浦區(qū)練塘鎮(zhèn)的選調生李思同自己編寫的“硬核”程序,幫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人,一鍵實現(xiàn)集中登記。
練塘鎮(zhèn)東淇村有1400多人,其中超800名是老人,操作健康云小程序不熟悉。初時,一位位登記,兩個人連續(xù)不斷地錄入也要花至少9小時。
“效率太低了。”這樣重復性的工作,最適合交給機器來完成,學過Python(編程語言)的李思同想到了求助于自動化。數(shù)小時后,程序完成了:1個人、1張表、三臺電腦,5個小時左右便能完成千人錄入,還可以在夜間錯峰進行。如今,近百個村居都已在使用這個自動化程序。
李思同正在進行準備工作。(受訪者供圖)
在看不見的“云端”,還有不少數(shù)字化戰(zhàn)“疫”尖兵正默默技術賦能。徐匯市場監(jiān)管部門用不到48小時,上線“掌上藥店”,手機掃碼“送藥進小區(qū)”;“隨申碼·場所”幫助管理單位加強人員進出入的精準追溯,累計掃碼超過1億次;上海市經信委匯總梳理核酸檢測點位信息,與地圖App合作推出信息查詢、熱力圖、預約等功能……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ww.yw1515.com www.xjnnet.net,www.yw1515.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