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法的朋友,最近可以去西泠印社美術館,這里的“翰墨風韻——中國近現(xiàn)代名人名家書法藝術展”展出了近百件近現(xiàn)代書法名人名家書法藝術。
此次展覽遴選了1840年之后較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名人名家的書法力作近百件,基本梳理出近現(xiàn)代歷史變革的背景下書法發(fā)展的脈絡,從晚清的變革到民國的多元,再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繁榮。
西泠印社在現(xiàn)代書法發(fā)展史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此次展覽中,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以及后續(xù)六位社長的作品齊聚一堂。
吳昌碩作品《篆書穆秉用偁七言聯(lián)》筆力遒勁,氣勢磅礴;馬衡作品《隸書四屏》純正質(zhì)樸中擁有古典美學;張宗祥作品《行草放翁詩》筆走龍蛇,雄渾灑脫;沙孟海作品《行書貢余秘色茶盞詩》沉雄茂密,俊朗多姿,氣勢磅礴;趙樸初作品《七尾市日中友好之碑題詩》結構嚴謹,筆力勁;啟功作品《行書宋人詩》體現(xiàn)蒼勁與秀美的結合,內(nèi)宮緊湊,外宮舒朗;饒宗頤作品《行書米元暉詞》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
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名家們文化和精神內(nèi)涵的體現(xiàn)。
政治家通過書法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國方略,如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氣勢磅礴,充滿革命的激情和力量。
思想家往往理性與感性兼?zhèn),在書法作品中體現(xiàn)他們深厚的思想與對世界的見解。如章太炎的《篆書軸》,沙孟海評價其字“筆法自然近古,自成一家面目”。
文學家的書法作品情緒飽滿,如胡適的《行書拳石膽瓶七言聯(lián)》,既有文人的瀟灑自如,又有詩人的深沉情感。
教育家的書法如同他們的教育理念一樣,旨在傳承和弘揚。如蔡元培的作品《行書觀藜讀詩五言聯(lián)》,細加品讀,便能感受到筆觸中蘊含的圓潤力度和筆法韻味。
書法與畫不分家,在同一幅作品上,書畫家能夠將書法與畫巧妙融合,單獨的書法作品又能將字設計得詳略得當,如趙之謙的《楷書飛軍阿羅五言聯(lián)》,結構勻稱,格局平衡;黃賓虹的《金文四屏》,婉轉自然,如金似鐵般厚重。
本次展覽匯集了篆、隸、楷、草、行五種書法風格,這不僅是對書法大家們精湛技藝的全方位呈現(xiàn),更是對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和多樣性的生動表達。
展覽將持續(xù)至2025年1月6日。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