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驟冷驟熱小心“癱”上這個病
每日商報訊 高溫酷暑下,吹冷空調、吹電風扇、吃冰西瓜,一瞬間就能給我們帶來極致的舒適和清涼,但這些行為也可能會埋下一些疾病隱患。
“奇怪,面條怎么嗦不上來了?”前幾天一個清晨,52歲的李先生(化名)像往常一樣早起跑步,跑完之后買了一碗最愛的炸醬面準備大快朵頤,結果不對勁了。
他感覺右半邊臉木木的,使不上力,簡單的吸吮面條動作也無法完成,一照鏡子,嘴巴歪了,他趕緊戴上口罩來到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神經內科門診,接診的副主任醫(yī)師羅晨告訴李先生,他這是面癱了。
羅晨經過詳細問診了解到,最近天氣炎熱,李先生特別怕熱,晚上經常把空調溫度打得很低!皽囟茸兓窍募久姘c高發(fā)的一大重要原因,你這樣一冷一熱,很容易引發(fā)健康問題!绷_晨指出。
羅晨介紹,面癱又稱為面神經麻痹,主要是由于面神經受損導致面部肌肉運動功能喪失或減弱。其發(fā)病原因與病毒感染、神經缺血、溫度變化有關。
在中醫(yī)學上,面癱通常被稱為“口僻”“吊線風”等,發(fā)病多與正氣不足、勞累過度、受寒或病毒感染有關,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一般在季節(jié)變換、冷熱驟變的時候多見。
該病通常起病急驟,主要表現(xiàn)為一側面部肌肉癱瘓、麻木,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變大,露睛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健側;颊咄鶡o法完成抬眉、蹙額、閉目、露齒、鼓頰等動作。一部分人初起時有耳后疼痛,還可出現(xiàn)病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癥狀。
發(fā)生面癱了該怎么處理?羅晨表示早期干預至關重要,在發(fā)病后的72小時內,若病情適宜,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減輕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同時,配合抗病毒藥物、神經營養(yǎng)藥物等進行綜合治療。
物理治療如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等,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對于部分重癥患者,面神經減壓術、面神經吻合術及移植術等手術方法可以重建面部神經傳導功能,促進肌力恢復。通過相關治療,李先生的癥狀有明顯緩解。
羅晨表示,面癱的預后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等因素密切相關。大部分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后可以逐漸恢復,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羅晨就夏季如何預防面癱給出了幾點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小貼士調節(jié)生活作息,謹防面癱的發(fā)生:
1.防暑降溫適度:避免長時間處于高溫環(huán)境,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且避免空調和風扇直吹面部,以防風邪入侵。
2.飲食有節(jié):夏季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之物,以防內生濕熱。
3.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以防肝郁氣滯,影響氣血運行。
4.適度鍛煉:選擇清晨或傍晚較為涼爽時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增強體質。
5.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維持氣血充盈和經絡通暢。
6.調理體質:不要錯過冬病夏治黃金階段。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