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創(chuàng)意演出將上塘河變成了流動舞臺
杭州日報訊 以游船為觀眾席,以5公里的河道為舞臺,李煜、柳永、歐陽修、晏殊、蘇軾、李清照、岳飛、陸游、辛棄疾這9位詞人依次登場,在如夢似幻的燈光和實景中,演繹詞作中的悲歡……這樣的好戲,每天都在上塘河上演。
作為中國首臺江南古運河文化實景演出,《如夢上塘》于今年3月推出了全新的宋韻版本,1小時的演出全程采用創(chuàng)新的“行進+沉浸”觀演模式。前不久的端午小長假,演出場場爆滿,不得不臨時加排了20場。“白天逛西湖,晚上坐船看演出!庇杏慰瓦@樣概括自己的行程。從這樣的話里不難看出,夜游杭州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千年上塘河的這個“夢”,是怎樣以光彩照人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不妨問問“造夢者”。
“大運河鄰居”吳旋、小閆
“工作之余,我們的生活也都在運河邊!
《如夢上塘》的演職團隊以“95后”“00后”的年輕人為主,為了在古運河上演好詩詞背后的故事,姑娘小伙們沒少動腦筋。
吳旋,1999年出生的小伙子,兩年前,他看到《如夢上塘》招聘舞蹈演員,第一時間報了名,并如愿以償?shù)睾凸胚\河成了“同事”!跋啾任骱牡溲澎`秀,運河更有人間煙火氣!彼f。
吳旋飾演的是《如夢上塘》第一幕的主角南唐后主李煜。樓船之上,李煜先是欣賞著輕歌曼舞,隨著音樂突變,他登上高臺,龍袍緩緩滑落,只剩白色單衣,愴然遠望間,隨即詠出那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吳旋的表演體態(tài)自然、情感充沛,仿佛將觀眾帶回了千年之前。然而,剛開始排練那會兒,他的內(nèi)心十分忐忑。他是學舞蹈出身,首次擔當主演就要在短短5分鐘內(nèi)演繹李煜的一生,壓力很大。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他專門研讀了史料,走進李煜的故事,揣摩李煜的情緒、神態(tài)、動作!昂脦状螇舻阶约涸谘輵,同事都笑我走火入魔了!眳切f。
“00后”河南姑娘小閆于今年年初辭去了老家的舞蹈培訓工作,來杭州成為《如夢上塘》團隊的一員,飾演蘇軾的結發(fā)妻子王弗。當小船慢慢靠近河岸時,穿戴鳳冠霞帔的王弗接過蘇軾遞來的紅綢帶,緩步下船!斑@就是中式婚禮的浪漫!闭勂鹱约旱难莩,小閆很自豪。她專門研究過相關史料,發(fā)現(xiàn)宋代的運河沿岸確有水上婚禮的習俗。“雖然我們的演出與真實的蘇軾婚禮有出入,但能夠還原宋代水上婚禮,我覺得很有意義。”她說。
來杭州半年光景,小閆和大多數(shù)同事一樣,成了古運河的新鄰居!吧⒉、運動、喝咖啡……工作之余,我們的生活也都在運河邊。”她說,每個月都要演上百次新娘,她對自己未來的婚禮也充滿了期待,“希望能有一場中式婚禮,最好就在運河邊!
“大運河鄰居”老樂船長
“運河上能演出,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如夢上塘》創(chuàng)新的觀演模式能讓觀眾擁有優(yōu)質(zhì)的體驗感,離不開十幾艘船的默契配合。這些船中有游船,也有演出船,而船只的駕駛者都是老船長,且多數(shù)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53歲的樂勝祥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紀90年代,高中畢業(yè)的樂勝祥誤打誤撞地接過父親的班,成了家里的第三代船長,開起了貨船!拔乙埠蠡谶^,人生軌跡都變了!迸艽20余年,當年的小樂成了老樂,“現(xiàn)在想想,走祖輩父輩的路,在運河上跑船一輩子,不也挺好嗎?”
2015年底,老樂“上岸”了,轉(zhuǎn)行做起了生意。過了幾年,他偶然間看到了《如夢上塘》的招聘信息,離開船舵多年的手又癢了。來皋亭壩碼頭報到那天,老樂震驚了:“說真的,變化太大了,運河上能演出,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再次握上熟悉的船舵,老樂沒想到自己要在熟悉的運河里重新學開船!耙郧笆沁\送一茬接一茬的貨物,現(xiàn)在是接送一撥又一撥的游客!彼f,對于他這樣經(jīng)驗豐富的船長來說,把船開穩(wěn)并非難事,難的是如何配合音樂和演出篇章的變換,控制好行船節(jié)奏。正式上崗前,老樂反復琢磨了整場演出的音樂,記下了需要加快或減緩船速的時間,以及需要將船靠近的點位。之后,他又和實景表演進行了磨合,使得船只更好地融入燈光、水幕、特效……
“上塘河是杭州第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當初來杭州就經(jīng)過了這里!庇未,老樂一邊掌舵,一邊在演出間隙給游客們講解,言語間滿是驕傲。
“大運河鄰居”鄧阿姨
“小區(qū)都是河景房,房子租租都很俏呢!”
當舞者扮演的李清照在岸邊獨舞時,從游船上看去,背景中竟然還有遛彎的大爺大媽,船上的觀眾頓時就被這種夢幻中交織著現(xiàn)實生活氣息的松弛感打動了。
《如夢上塘》將舞臺搬到了運河上、公園旁,沿岸的居民自然而然地成了演出的“死忠粉”。晚飯過后,散步的居民會拿起手機拍攝演出的視頻、照片,并發(fā)送到社交平臺上,恰好成了對演出最好的宣傳。尤其是年輕群體,他們會推薦上塘河邊的步行線路、商業(yè)街、“網(wǎng)紅”店,有時還會把逛文藝市集的圖片、視頻分享出去,把上塘河介紹給更多人。
上塘河邊的風雨連廊里,一群阿姨坐成一排,家長里短,聊得熱火朝天!拔揖褪窃谏咸梁舆呴L大的!编嚢⒁陶f,六七年前,她回到了上塘河邊,住進了回遷安置小區(qū),從此,晚飯后叫上小姐妹到河邊散步閑談成了她的固定節(jié)目。
更讓鄧阿姨高興的是,因為《如夢上塘》被越來越多人所知,“家門口”成了景點,配套設施更成熟,人氣也越來越旺!靶^(qū)都是河景房,房子租租都很俏呢!”鄧阿姨捂著嘴笑了。
阿姨們身后,演出的燈光不斷變換著,音樂向著更遠的地方擴散。這一刻,上塘河上如夢的演出與上塘河邊真實的生活,互為背景,交融成畫。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