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待著向亞洲、向世界介紹美麗的蕭山,這是我的榮幸……”視頻里這位一邊說話,一邊不停做著各種手勢的女子是謝紅萍。她是蕭山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班主任老師,同時也是一名手語翻譯。
幾個月前,她憑借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能,成了亞殘會的一名手語志愿者。
用雙手叩開“無聲世界”的大門
“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手語翻譯志愿者?”經常有人這么問謝紅萍。她總是笑著說:“我是特殊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早就有這個基礎,遇見有困難的人,能幫就幫了!
1993年,謝紅萍考入浙江溫嶺師范學校特殊教育專業(yè)。除了平時師范專業(yè)課程外,她還多學了一門手語課。在謝紅萍看來,手語翻譯就是聽障人士的“耳朵”和“嘴巴”,在聽障人士“無聲世界”里,手語翻譯能帶去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在真正步入社會時,她發(fā)現,手語雖然無聲,但和大家平時說的語言一樣,存在“普通話”和“方言”的差異。不少聽障人士的手語地方特色太濃,用標準手語與其交流經常會出現溝通不暢,無法理解的情況。
“就拿陪同聽障人士就診來舉例。因為生活習慣不同,醫(yī)生根據字面意思直接向聽障人士解釋,他們很多時候是理解不了的。這時就需要手語翻譯者根據對方的手語習慣重新加以理解。一有不懂的就得叫停,遇到藥物劑量等也要向患者再三強調,表達清楚!敝x紅萍說,手語正是根據人們生活中習慣性動作創(chuàng)造的,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所以手語打法也不一樣。手語翻譯者不僅要了解清楚聽障人士所表達的內容,還要準確無誤地傳達信息。
為了不曲解原意,謝紅萍時常在口型、表情、手勢的基礎上,加以肢體動作來進行表演,通過模擬情境再現的方式幫助聽障人士理解語句,一遍一遍地詢問、學習,迎合他們的地方手語,改變自己的手語習慣。
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成為手語翻譯的近30年來,謝紅萍參加各類需要翻譯的殘疾人會議及活動,擔任過區(qū)殘聯聾人協會秘書長,加入了杭州“手語姐姐”無障礙交流服務中心、還為《杭州氣象》《蕭山氣象》等欄目錄制了手語翻譯視頻。在服務社會、提供志愿服務的路上,她從沒停下腳步。
下午結束本職工作后,謝紅萍的行程安排十分充實。驅車前往影棚錄制氣象節(jié)目的手語翻譯視頻,給社區(qū)的手語愛好者和工作人員上手語課,陪聽障人士去醫(yī)院就診,通過實時在線翻譯系統解決聽障人士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溝通問題……經過一番忙碌,又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刻。
多年堅守在手語翻譯志愿服務上,對于聽障人士來說,謝紅萍既是老師又是知心朋友。何時有需要?何處有問題?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時間找謝紅萍。在采訪過程中,一位曾經服務過的聽障人士就向她發(fā)來了考取執(zhí)業(yè)技能證書的相關問題。
“這幾年能見到手語的場景是越來越多了。一些醫(yī)院、政府機關都在嘗試上線手語翻譯系統!彼f,雖然很辛苦,但看著越來越多的聽障人士得到幫助,自己時常覺得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ww.yw1515.com www.xjnnet.net,www.yw1515.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